日前,海曙區人民檢察院“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理論研究與實踐基地”揭牌成立,這是浙江省首家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基地。
據悉,該基地由海曙區人民檢察院與甘肅政法大學環境法學院下屬甘肅省環境司法研究與應用協同創新中心簽約共建,國家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蘭州基地、海曙區龍觀鄉政府等單位作為協同單位參與共建,系浙江省首家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基地。
四明山是浙東革命老區,因其有著極高的森林覆蓋率和豐富的生態資源被譽為“浙東綠肺”。去年,位于四明山麓的海曙區龍觀鄉試點開展“全國首個生物多樣性友好鄉鎮項目”。
海曙區檢察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該基地建設為抓手,搭建理論研究、實踐探索、專家智囊、素能培訓四大平臺,深度融合四大檢察職能,多部門跨行業協作、跨區域配合,同心協力,攜手聯動,為守護包括龍觀鄉在內的海曙四明山區域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筑起有力司法保護屏障,推動形成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局面,為促進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發展的深度融合,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樣板區貢獻檢察力量。
甘肅政法大學系我國首個成立環境法學院的政法類高等院校,多年來與西部多家政法單位開展合作,積累了豐富的環境司法理論研究及實踐經驗。此次該校與海曙區檢察院共建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理論研究與實踐基地,是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的西部經驗在東部地區的應用探索與發展創新。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