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8月10日訊(通訊員 趙熒婷 呂曉萍)“實行垃圾分類,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關系節約使用資源,也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在垃圾分類這件事上,西湖區西溪街道文教社區廣泛發動社區“老年力量”助力小區分類工作,不斷提高群眾垃圾分類主動性,推動社區垃圾分類工作深入開展。
街道針對老年人有公益之心,有奉獻愛心的時間,有群眾工作的耐心的特點,發起“垃圾分類我先行”的倡議,成功招募了80多名以老黨員、老知識分子、老干部,成立了一支垃圾分類“銀發”志愿者隊伍。
保俶北路46號海洋二所中國工程院院士潘德爐,雖已77歲高齡,作為我國海洋遙感科學技術發展的奠基人,在科研工作之余,仍積極支持小區垃圾分類工作,共同參與召開小區“垃圾分類”的協調會議,并參加小區垃圾房的志愿勸導行動,以自身影響力帶動身邊人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工作。
杭州師范大學退休老教授肖順娣,自師苑新村小區實行“定時、定點、定投”三定模式垃圾分類管理起,組織了一支10多人的垃圾分類志愿隊伍,每天配帶著袖章拿著火鉗站在垃圾房旁邊耐心宣傳和引導居民正確分類投放,成為了垃圾桶邊的“分類教授”。
為進一步提高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培養居民資源回收意識,全國勞動模范、耀江文欣苑退休自動化高級工程師沈勤提出,在教工路138號和耀江文欣苑設置再生資源回收站點——“鯨靈回收環保屋”。居民將廢紙、塑料、金屬、玻璃、紡織品等再生資源送到這里,工作人員進行稱重后,為居民結算回收收益金或兌換相應物品。從前端收集到中端運輸,再到末端分揀,利用“鯨靈回收環保屋”實現“互聯網+回收”一體化的收運體系,從源頭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提升垃圾分類水平。
他們退休不退崗,退休不褪色,在垃圾分類這場持久戰中,化身“守桶人”,用自己的默默付出,為美麗杭城創建增光添彩,成為垃圾分類志愿者中的一道靚麗風景。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