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縣未來5年林業碳匯量達400多萬噸,價值達2億多元!”近日,筆者從龍游縣林業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為摸清林業碳匯家底,龍游縣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全域森林碳匯能力計量與監測研究。
今年5月底,龍游縣林業水利局與浙江農林大學林業碳匯科技創新團隊合作,在施擁軍教授帶領下,收集龍游縣多期(2017年-2021年)森林資源二類調查數據、森林資源一類調查數據、不同森林或樹種的蓄積或生物量年生長率等,同時結合實地森林采樣調查數據,進行了龍游全縣森林植被碳儲量、碳匯量等指標分析測算、森林土壤碳儲量調查分析測算和林業CCER碳匯項目潛力測算分析。
經過一個多月時間,完成全域林地(森林)植被碳匯本底調查和分析測算,具體包括2021-2025年分年度縣、鄉鎮、村、山頭地塊森林植被碳儲量、森林土壤碳儲量、森林二氧化碳年吸收量等林業碳匯指標潛力測算。在龍游縣15個鄉(鎮、街道)中,綜合考慮地域分布、森林類型和海拔3個因素,選擇80個土壤采樣地點,采集了240個土壤樣品,完成全域土壤碳儲量的本底調查和分析測算。通過深入分析龍游主要樹種組和森林類型的生長特征,建立主要樹種組和典型森林類型的碳匯變化預測模型,根據國家林業CCER項目開發要求和龍游森林經營提質技術挖掘,率先完成了龍游未來5年(2021-2025年)的年度森林CCER開發潛力測算。
通過計量測算,龍游縣林地面積963158畝,森林面積941073畝,總植被碳儲量為149.49萬噸,平均單位面積碳儲量1.59噸/畝。土壤總碳儲量為348萬噸,總植被二氧化碳年吸收量為66.8萬噸。龍游縣未來5年的林業碳匯量合計約413萬噸二氧化碳,按照50元/噸保守價格計算,每年可以增加額外碳匯收益約2億多元。圍繞“雙碳”目標,龍游縣將全域森林碳匯能力計量與監測研究成果運用到新搭建的“四庫”在線森林魔方的“點碳成金”應用場景中,同時,積極開展縣域生態碳產品價值評估與價值實現方法學研究,探索林業碳匯內循環機制創新,推進林業碳匯收儲交易,實現“點碳成金”促共富,為浙江省、衢州市林業碳匯建設貢獻龍游經驗。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