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剛投遞的易腐垃圾中混有罐子、瓶子,評估得分73分,請下次注意。”日前,家住吳興區飛英街道新華府小區的居民林先生收到一條短信,提醒他準確投放垃圾。
“這是小區引入的垃圾分類智慧督導系統——‘艾小廚’。”新華府小區垃圾分類驛站相關負責人說,“過去驛站僅靠督導員進行監督,很難及時發現垃圾混投的情況。”今年以來,“艾小廚”智慧督導系統讓居民們在垃圾分類時更自覺、更精準,已發現和糾正各類混投行為381次。
記者在現場看到,“艾小廚”應用系統由三部分組成:垃圾桶上方的探頭是“眼睛”,抓拍投放的垃圾;探頭上的處理器是“大腦”,識別塑料袋、泡沫等錯誤投放內容;桶外的小喇叭是“嘴巴”,提醒居民正確投放。
今年以來,我市垃圾分類實現整體智治。目前,涵蓋吳興區、南潯區、南太湖新區的中心城市已完成1554個驛站的智慧化改造,占比達91.8%,其中468個驛站實現了桶內桶外機器人“雙監管”。
“桶內是‘艾小廚’機器人,糾正居民混投行為;桶外是‘小睿’機器人,糾正居民不按時間投放行為。”市垃圾分類辦相關負責人說,有了兩個機器人“坐鎮”,錯誤投放行為大大減少。
數據顯示,同比去年上半年,全市居民小區“定時定點”分類投放覆蓋率從93.62%提升到99.06%,易腐垃圾分出率從22.79%提升到25.79%,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能力顯著增強。
在南潯區練市鎮的10余個小區,物業工作人員每天都會接到來自“小睿”機器人的任務單:“發現有不按規定時間投放行為”“垃圾扔在驛站外”……“小睿”機器人實時抓拍居民投放情況,由物業工作人員負責通知居民改正。除此以外,“小睿”機器人還在屏幕上滾動播放違規投放情況,對居民起到提醒和規范的作用。
“除了曝光,我們還有獎勵。”市垃圾分類辦相關負責人說,今年以來,我市利用機器人監管統計居民投放行為,對正確投放的居民給予獎品兌換,提升了居民參與的積極性。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