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優美的龍觀鄉。(龍觀鄉供圖)
這幾天,在海曙龍觀鄉五龍潭景區內,由生態環境部南京環科所、寧波市環科院、寧波市生態環境局海曙分局組成的四明山區域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隊,分四路開展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以進一步摸清該區域的“生態家底”。
原來,為讓生態效益轉化為經濟效益,被譽為華東地區生物多樣性“綠色寶庫”的龍觀鄉正在探索開展的GEP(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應用試點工作,力爭摸清全鄉生態資產家底,年底完成核算報告編制工作,為下一步實現生態產品價值化打下堅實基礎。龍觀鄉也是全市首個開展此項工作的鄉鎮級單位。
“把綠水青山‘變現’,才能讓老百姓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龍觀鄉副鄉長史恒峰介紹,通過開展GEP核算,讓綠水青山的內在生態價值得到具體量化和可視化呈現,使生態標尺成為“金山銀山”的價值標尺,這對未來產業發展具有指導意義。
記者了解到,目前,相關專業機構正從龍觀鄉森林覆蓋面積、水土涵養量等方面出發,對當地生態系統展開核算工作,而基于核算所得結果,龍觀鄉將探索“保護者受益、使用者付費、破壞者賠償”的利益導向機制,研究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推進生態資源權益市場化交易。
目前,龍觀鄉正以茶產業為起點,探索農產品碳標簽項目,將農產品從生產、加工、運輸、消費、廢氣處理等全過程的碳排放量進行可視化處理,提高本土農產品市場的認可度和競爭力。
同時,龍觀鄉將以產業化發展為導向,發展環境敏感型產業。“比如精密制造、芯片、生物醫藥等高端產業對于環境要求較高,若該產業處于較為一般的生態環境中,通常需額外投入資金購買改善生產環境的設備機器;而處于良好的生態環境體系中,則可節省這筆費用。”史恒峰介紹,龍觀鄉后續產業規劃將以GEP核算結果為指導,招引高端優質產業,將生態效益轉化為經濟效益。
龍觀鄉還將以“兩山銀行”為抓手,借鑒“零存整取”邏輯,整合農村低效零散閑置資源,聯合省內外招商機構重點推介,以規模化、專業化經營推動產業集聚發展,打造一個“資源整合、功能提升、可持續運營”的生態價值實現新平臺,推動實現強村富民、共同富裕。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