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湖城同心路奧體中心段。記者 項飛 攝
從104國道轉入同心路,雙向十車道寬闊通暢,中央隔離帶的地被植物通透精致,機非隔離帶的草花色彩絢麗……日前,記者跟隨市建設局公用中心工作人員驅車行駛在湖州中心城區主要進城道路上。工作人員黃婷婷說,原先中央隔離帶大多是密集灌木叢,改造后視野得到了提升,草花相比去年增加了品種,進一步扮靚了湖城。
由于建設年代較早,湖州市中心城區北部主要進城道路景觀部分存在喬灌木老化退化、樹木密閉擁擠、節點彩化美化不夠等問題,難以達到花園城市精細化管理的要求。今年以來,市建設局陸續對同心路、三環北路、青銅路、太湖路、三環東路5條道路景觀進行提升,目前已完成15.9萬平方米的綠地及道路改造。
“在改造過程中,我們突出了‘綠地+’主題,推進城市綠地提檔升級。”市建設局介紹,改造秉持“不動大樹少動樹”的原則,通過梳理老化苗木、更換開花地被、增添時花彩化植物等措施,提升道路綠地品質;同時優化街角花園功能,增添游憩、健身及兒童游樂設施,增加市民活動休閑場所,并對原本老舊的人行道進行改造,打造舒適休閑的健康步道。
在仁皇山路與青銅路交叉口,占地7700平方米的口袋公園最近吸引不少市民前來休憩。走進公園,白色廊架、紅色椅子,四周花草點綴、樹木庇蔭;小型景觀池塘周圍種植了灌木叢,既有綠化功能,又能作為城市綠肺涵養水土。“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的立體花箱則增添了別致美感。“經常會來這里散步,覺得家門口的公園真漂亮。”家住公園附近的仁皇山莊小區居民張女士說。
走在青銅北路上,兩側的人行道煥然一新,新型透水材質搭配綠化景觀造型,既解決了人行道地滑問題,又美化了周邊環境,形成靚麗的風景。原先最窄處只有1米左右的道路被拓展成3.7米寬,一半區域用于種植景觀樹,另一半可供居民做散步道。
既在改造中精益求精,也在區域上“無中生有”。在南太湖大橋橋下,一塊1200平方米的閑置空間,如今被改造成一個休閑場所。記者看到,一塊大型幕墻上繪著項王公園、東吳國際廣場雙子塔等湖州地標,場所中間是一個愛心狀的“I LOVE HUZHOU”微型景觀,居民可以坐下休憩。
市建設局公用中心介紹,接下來將加大道路綠化督查,發現問題立即整改,以管理長效化助力湖城更綠色。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