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錯落有致、顏色多彩明麗、景觀小品相映成趣……最近,市民路過雙溪路(中環南路—南溪路)時,都會不自覺地放慢腳步欣賞沿路風景。作為今年全市創樣板的6條“出彩路”示范段之一,南湖區通過系統景觀設計,打造集美觀性、功能性、生態性于一體的高品質“出彩”道路,激活城市美麗“動脈”。
何謂“道路出彩”?顧名思義,首先要對城市道路進行彩化提升,通過綠化景觀微改造、微更新等形式,調整部分綠化配置,增加城市綠蔭覆蓋,提升道路彩化成效。
據悉,雙溪路(中環南路—南溪路)在改造提升時,保留了原有的銀杏等彩葉植物和桂花等主題花樹,對其重新排列種植,將落葉喬木、常綠喬木、開花植物合理搭配,構建林冠層、下木層、灌木層、地被層等多層次組合的結構彩化模式,增加立面的色彩豐富度,營造季相分明、觀葉賞花的景觀效果。
提升道路“顏值”的同時,南湖區注重景觀綠地的生態調蓄功能,根據地形和造景的實際情況,在綠地內有條件的地方融入下凹綠地、植草淺溝、雨水花園等海綿工程理念,增強其雨水調蓄能力,增加道路整體的海綿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與以往道路改造提升工程不同的是,此次打樣的“出彩路”示范段還“喚活”了道路的文化內涵。
“柔櫓聲相應,名齊漢魏收。可憐一溪水,分作兩塘流。”宋代詩人張堯同所作的《嘉禾百詠·雙溪》描繪了彼時東柵古鎮市河——雙溪的環境風貌。“結合這些古籍詩詞,我們深入挖掘雙溪名字的由來和雙溪橋的歷史,提取其中溪流及拱形元素,將其整合到景觀上,打造頗具雙溪路特色的景觀節點。”區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說,整條道路主要打造了3個重要景觀節點,分別是位于雙溪路與中港路交叉口的“雙溪夕照”節點、望湖名都一期西側的“會龍山漾”節點和望湖名都二期西側的“蒼龍臥波”節點,點睛了與雙溪有關的歷史文化。
“從公園到道路,這幾年家門口的景觀越來越多、越來越美,感覺就像住在大花園里。”家住望湖名都的吳女士感慨。
記者了解到,根據今年嘉興市區城市“道路出彩”提升行動部署,年底前還要提升一批開花喬木的“主題花樹”樣板路。其中,位于南湖區的雙溪路(甪里街—鐵路)被納入“主題花樹”樣板路提升清單。該路段長約2000米,沿線以櫻花、櫸樹為主,與街景和諧統一。
綠化景觀三分靠建、七分靠管。因此,不管是“出彩路”示范段還是“主題花樹”樣板路,都要進一步提升綠化精細化管養水平。南湖區將以落實“道路出彩”提升行動為契機,努力打造綠化整潔、景觀靚麗、特色鮮明的示范標桿道路,助力花園城市建設,進一步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和百姓宜居品質。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