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建專業監督隊伍,構建監管制度體系;大規模開展督查暗訪,對突出問題實施強有力的責任追究;聚焦重點專業領域,創新推進監管標準化數字化……
記者近日從海寧市水利局了解到,2021年海寧市圍繞“民生實事”“水利防汛抗旱”“節水行動”“水利工程安全運行”“水生態治理”“風險防范”6個方面18項工作,在縱深推進水利強監管、全面實施改革試點上多點發力,全年累計開展監督檢查527次,中介協助監管367次,巡查河道海塘1500余公里,發整改通知(表)109份,發現并整改問題357處,辦理案件9件。
去年4月1日,海寧市在許村鎮召開新塘河西段河長制工作聯席會議,聽取河長、支河河長單位和有關部門水質及管理工作的情況匯報,會上制定治水作戰“五張圖”,將源頭治污放到最重要的地位,為全面落實河長制、探索治水新機制“探路”。
為切實健全工作體系,海寧市水利局聚焦組織制度建設,建立強監管工作體系,落實督查專業人員17名,組建專家庫5個,并通過委托第三方中介的方式加強6個專業領域的協助監管,形成了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海寧市四套班子領導結合河長制定期開展巡河督查,為強監管工作提供了組織保障。同時,海寧市制定出臺監管制度12項,實行了進展動態通報制,進一步強化工作責任落實。
去年11月23日,海寧市水政執法大隊與海寧市農業農村局2艘執法船聯勤聯動,針對洛溪河捕撈行為屢禁不止的情況開展“清網”聯合執法行動。據統計,這樣的定期組織跨層級、跨部門聯合行動,2021年共為海寧市解決水源地問題25個,拆除海塘漁船21只、漁網200余只。
為強化落實強監管分級責任,海寧市聚焦厘清事項清單,制定高精度的年度計劃和清單任務,梳理出38項監管事項,清單明確檢查次數、頻率、標準和程序等要求,全面落實“強監管”責任。
2021年海寧市入圍全省首批水資源集約安全利用綜合試驗區,著手進行上塘河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努力向建成水資源數字化平臺目標邁進。為此,海寧市聚焦重點專業領域,創新推進監管標準化數字化,針對6個專業領域分別編制完成強監管工作手冊,探索推進標準化工作模式,提升了監管工作效能。同時全面強化數字化監管賦能,結合水管理平臺建設,著力推進9個數字化平臺建設,目前已建成5個,在建4個。
“安全防護措施要進一步加強,電線線路要馬上安排整改。”在海寧市洛塘河圩區建設現場,安全專家對工地進行全方位“安全體檢”,并對發現的隱患督促馬上整改。這是海寧市水利部門創新實行安全專家現場挑刺、工地依“方”整改排除隱患的一種常態。
2021年,海寧市聚焦整改問題環節,從“綜合監管、專業監管、專職監管、日常監管”四個層次推行“四位一體”監管新模式,形成了“查、認、改、罰”全過程閉環管理,并將非農GDP用水量、占用水域等監管指標納入各鎮、街道年度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內容,強化監督考核,不斷提升了監管工作實效。
此外,海寧市聚焦拓展監管領域,不斷健全協作工作機制。聚焦監管領域,探索形成了6個方面的協作工作機制;在錢塘江海塘執法監管中,形成了省市縣和屬地鎮村協作機制;在“綜合查一次”和水源地聯合監管,以及在“互聯網+監管”平臺、跨部門及雙隨機抽查等工作中,形成了相應的協同配合工作機制。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