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更清、天更藍,在南湖區早已不是夢想。今年一季度,南湖區環境空氣質量AQI優良率91.1%,全市排名第一,PM2.5平均濃度36μg/m^3,全市排名第二;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同期改善率排名全市第二,實現了新的突破。
數據持續改善的背后,就是藍天白云的日子變多了,天空的“顏值”一年賽過一年,空氣一年比一年清新。
今年初以來,南湖區全力提高環境空氣質量,補齊環境空氣質量短板,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措施導向、過程導向、結果導向,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補短板、強監管、重閉環,不斷鞏固藍天保衛戰成效,增強群眾對清新空氣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為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今年,南湖區實施“雙控雙減”,制定了《2022年南湖區環境空氣質量提升攻堅方案》,持續開展工業廢氣治理,通過推進揮發性有機物治理突出問題排查整治工作,對揮發性有機液體儲罐、裝卸、敞開液面、泄漏檢測與修復(LDAR)、廢氣收集、廢氣旁路、治理設施、加油站、非正常工況、產品VOCs含量等10個關鍵環節開展排查,并梳理重點項目。
在工業廢氣治理過程中,南湖區重點緊盯揮發性有機物治理,以“五個全”為要求,深入開展VOCs治理,截至目前已有5家企業完成深化治理。同時,南湖區現場推進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工作,以降低污染物排放為核心,以有組織、無組織和清潔運輸三方面全面達標為抓手,督促水泥、鋼鐵企業倒排工作計劃,克服疫情帶來的影響,確保按時保質全面達標。
針對備受詬病的工地揚塵,南湖區創新建立工程揚塵污染防治“紅黑榜”工作機制。今年,南湖區將220余個施工項目納入評選范圍,推進完成4個市級“紅黑榜”項目的整改,會同區住建局等相關部門推進在建項目施工揚塵防治報備協調工作,嚴格落實揚塵管控“七個百分百”要求,加大污染天霧炮和灑水頻次,確保建筑施工揚塵得到有效遏制,持續改善空氣質量,提升文明施工水平。
此外,南湖區不斷加強臭氧協同防控,強化機動車尾氣治理,開展在用機動車多部門路查路檢聯合執法和入戶監督抽測等冬春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截至目前,檢測的柴油貨車及非道路移動機械均達到排放標準。
治理大氣污染,需要數字化加持讓污染源無處遁形。南湖區依托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VOCs治理設施用電監控系統等在線監控平臺,做好涉氣重點排污單位大氣污染在線監測全覆蓋。同時結合走航監測,完善發現污染問題機制,為重點區域聯防聯控提供預警和數據支撐,實現對大氣污染源的精準管控、靶向治理,讓大氣環境治理更方便、更高效。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