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天從嘉興港區生態環境分局獲悉,一季度,嘉興港區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3.51,排名嘉興第一;環境空氣質量達到等級優的天數為35天,排名嘉興第一;臭氧濃度為116μg/m^3,比去年同期下降5.7個百分點,屬嘉興市最低,環境空氣質量多項指標排名全市第一。
清新的空氣、蔚藍的天空,這是人們向往的美好生態環境。今年初以來,嘉興港區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以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為核心,全面加強環境綜合治理,大氣污染防治成效顯著,在“藍天保衛戰”中,交出了亮眼“成績單”。
“以生態文明示范創建為引領,全面打贏化工園區生態環境整治提升攻堅戰,推動園區實現綠色、安全和可持續發展,是嘉興港區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環節。”嘉興港區生態環境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保障園區空氣質量安全,杜絕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出現偷排漏排現象,該分局執法隊員利用新配備的應急監測設備,采用“人工走航”監管新模式,對園區內各重點區域進行摸排,邊走邊測,快速定位污染源位置,判別污染物種類,及時掌握企業廢氣排放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當前疫情防控形勢,現場檢查模式已無法滿足當前環境執法的需求,為此,我們執法隊積極拓展科技手段和非現場監管手段在日常監管工作中的應用,利用‘互聯網+監管’平臺,充分發揮大數據等信息技術作用,線上調取各類企業環保數據,進一步提高監管執法針對性、科學性、時效性,靈活運用線上檢查方式對企業開展抽查。”該負責人說,同時,該分局還通過“智慧環保”在線監測平臺,利用自動監控、視頻監控、用電監控等智慧化監管手段,實現對重點區域的24小時長效監管。
治理大氣污染,改善空氣質量,秉持“科學治理觀”是關鍵。據介紹,針對大氣污染成因、問題不同等特點,嘉興港區堅持從強化大氣污染源解析入手,進行“對癥下藥”“靶向治療”,通過鞏固深化“兩無一化”創建工作,加強VOCs綜合治理,推進物料源頭替代和低效治理設施升級改造,綜合運用“一碼一平臺”(企業環保碼、“嗅警在線”平臺),發揮“民間聞臭師”監督作用,全面提升環境問題主動發現能力,從而提高環境執法檢查有效性和精準度。
此外,針對嘉興港區碼頭揚塵、道路運輸拋撒等突出問題,嘉興港區生態創建辦牽頭組織港區建設交通局、生態環境分局、綜合執法分局、交警大隊等相關部門(單位),對海港煤炭碼頭和運輸沿線道路進行現場聯合執法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交辦閉環,形成部門合力齊抓共管,形成企業落實主體責任的良好勢頭。
今年初以來,嘉興港區以科學分析、精準監測、精細管理、依法治理為工作思路,不斷強化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和科技精準治氣管控。“綠水青山是民心所向,改善空氣環境質量,是一項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長期任務。”該負責人說,接下來,嘉興港區將繼續落實大氣污染防治各項工作舉措,突出科學治污、精準治污、依法治污,促進空氣質量改善提升。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