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3月23日訊(通訊員 夏穎蘭 翟羽璨)在杭州市嬰兒港河道,一艘生態環保型清淤船正在執行生態清淤工程。清淤船不斷地把淤泥從河道中抽出,通過管道輸送至岸邊的淤泥固化場。整個過程河道水面波瀾不驚,而水下卻清淤不斷,省時又環保。
據悉,為迎接亞運會的召開,從今年2月起,杭州市就啟動了迎亞運河道環境保障五大專項行動。目前,河道水體專項排查治理已開始,除了排水口異常出水監管,水質監測,加大河面養護和河道巡查的頻次外,河道清淤正是水體水質保障的重要一環。
淤泥脫水 展現多元用途
嬰兒港,地處杭州西部,流向自南向北,北起石橋港,南接余杭塘河。這次的河道清淤的范圍為石橋港至余杭塘河,河道總長3.4公里,河面寬約20米,水下清淤量約3萬立方米。自2月起,工作人員就在河道邊架起了臨時固化場,在河道中央停放輕型生態環保清淤船,只要拉下操縱桿,機械臂便會伸進水中,將黑色的淤泥吸上來,之后再通過管道輸送到岸邊,進行固化處理。
“和以往傳統清淤不同的是,嬰兒港清淤采用對向螺旋式推吸頭,利用柔力將淤泥推入抽吸口,對泥體擾動極小,對水體污染小,施工噪音低。在清淤過程中能夠盡可能避免對水體環境產生二次污染,降低水體的混濁度。”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這種吸式生態清淤方式,適用于城市內河道、污泥池等工程量較小,施工環境限制多的生態環保清淤項目。
此外,抽出來的淤泥,經過沉淀、脫水等處理后,可以再利用。“原先抽上來的泥漿含水量約為99%,經過處理后含水率會掉至50%左右,成為脫水干泥。泥漿既可作為培養土用于綠化,也可制磚用作建材,實在無處應用的干土,我們會由渣土車外運至渣土消納場處置。目前,我們還在試點干化淤泥袋裝,避免運輸中跑冒滴漏。”
生態清淤 助力美麗亞運
定期清淤,能夠保障河道的防洪排澇能力,清除河底污染物,改善水質。杭州市今年計劃清淤15條城市河道,總方量約18萬方,其中生態清淤10條河道,有和睦港、嬰兒港、二號港、橫河港等城市河道。
“生態清淤是近年來河道清淤的一種新方式,其目的在于清淤中對水生態環境影響最小,最快能得到改善,將河道內源的污染消除掉。相較于傳統清淤,生態清淤對河道水生態系統影響較低,對水質影響也較小,能避免出現二次污染。”市城管局水設施河道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經各方調研,多次專家論證,今年河道保護部門將推廣生態清淤模式,助力打造“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的城市河道,拓展水生態監測范圍,以“白鷺棲息、魚翔淺底”的美好景象迎接19屆亞運會的召開。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