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由南湖區文旅局提供
今年1月,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公布了首批86個浙江省美育村(社區)名單,南湖區新豐鎮竹林村上榜,成為全區唯一入選的村(社區)。
美育能激發鄉村經濟的創造活力,美育能改變鄉村農民的精神風貌,美育踐行著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美育潤化著鄉村的文化建設……近年來,南湖區精心布局,串珠成鏈,用“繡花功夫”激活美育力量,通過打造“美育村”,提升鄉風文明,鍛造鄉村品格,賦能鄉村振興,繪就一幅形神兼備、內外兼修、和諧共生的美好鄉村畫卷。
“三美融合”看竹林樣板
鳥語花香,滿眼新綠,孩子們在草坪上撒下一路歡聲……上個周末,竹林村熱鬧極了,人們趁著晴好天氣來這里踏春、燒烤,暢享春天到來的喜悅。
美麗生態、美麗經濟、美好生活,竹林村給村民和遠近游人打造了一個“三美融合”棲居地。自規劃創建美育村以來,竹林村美育“硬件”“軟件”齊發力,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入工作成效標準。
白墻黛瓦、綠植環繞,走進竹林村,展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派秀美的江南風光,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感受生態之美。借助美麗鄉村建設的契機,竹林村還深入挖掘鄉土文化和歷史遺存,先后建立了村史館以及高以永史料陳列館等。
外在顏值美的同時,竹林村美育基礎不斷提升,將禮堂書屋、百姓健身房、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納入禮堂建設,設置了文化講堂、書畫室、舞蹈訓練室等10多個功能室,滿足村民多樣化文化需求。
藝術養心、美育益智,竹林村每年投入10萬余元開展文化演出、體育比賽和藝術培訓等活動,“竹林之歌”舞蹈隊、“步步高”蓮湘隊等8支文藝團隊是市、區各類賽事的“得獎大戶”。
村內公共空間每周一至周六免費對村民開放,文化書屋設有自動滾動屏、自助借還機、電子閱覽機等設施設備,實現WiFi全覆蓋,為村民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閱讀服務……在美的浸潤中激發對美好生活的熱愛,竹林村積極引導村民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以更優服務構建起豐富的物質和精神家園。
美育村建設推動共同富裕
打造人美、環境美、文化興、經濟強的“兩美一興一強”美育村是浙江省美育村建設的工作目標。從新豐鎮竹林村,到鳳橋鎮聯豐村,再到大橋鎮胥山村,一個個顏值高、內在美的村莊見證南湖區鄉村蝶變之路。
近年來,南湖區以美育村建設為切入口,進一步激發鄉村經濟創造活力,為鄉村共同富裕提供了更多路徑。
繪好基礎設施建設圖,南湖區文化和旅游局主動適應需求變化,以美育村建設為牽引,以“挖掘潛力、突出文化、塑造特色”為導向,打造鄉村全域景區模式,全區已創建26個省級A級景區村莊,其中3A級景區村莊7個,一個個特色鮮明的景區村莊如明珠點綴在南湖大地。
與此同時,南湖區將紅色文化與景區村莊建設有機融合,累計建成美麗鄉村精品線6條,有效整合了相對分散的鄉村旅游資源,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打造鄉村產業集群片區,鳳橋鎮水蜜桃產業、新豐鎮嫩姜產業、大橋鎮葡萄產業、余新鎮蝸牛產業等知名度不斷攀升,許多農民通過開辦農家樂、民宿,出售自己生產、制作的農產品、手工藝品等增加了收入。
推進美育村建設,南湖區注重深入挖掘鄉村文化內涵,織好公共文化服務網。結合自身鄉村特色,開展特色化本土美育活動,開發鄉村文創產品。近年來,聯豐村的木火拾遺烙畫工作室、胥山村的嘉興開明書院胥山創作基地等相繼掛牌,提升鄉村文化品位。
“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為新時代美麗鄉村“富春山居圖”塑形、鑄魂,以美育力量來賦能南湖鄉村實現全面振興。南湖區堅持打造文化藝術人才高地,已培育舞蹈隊、腰鼓隊、合唱隊業余文藝團隊185支。同時,還成立了南湖文旅志愿服務隊,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疫情防控、政策宣講、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