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中午,由漁民捕獲的一條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華鱘,被溫嶺市港航口岸和漁業管理局工作人員放歸大海。
3月12日傍晚6點多,“浙嶺漁04006”漁船在溫嶺海域捕獲一條長相怪異的海魚。漁民盧正靈討海多年,第一次見到這樣的怪魚。“拉上網后一看,有人說這怪魚跟中華鱘長得很像,所以我趕緊聯系了港漁部門。”
3月13日上午,溫嶺市港航口岸和漁業管理局工作人員來到了某菜市場,見到了這條暫養在海鮮攤中的“怪魚”。經測量,該魚重1.3公斤,體長75厘米,體表披著像鎧甲一樣的菱形骨板。經專家鑒定確認,這條“怪魚”的確是中華鱘,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在對該魚進行初步體檢、確認其符合放生條件后,當天中午,溫嶺市港漁局工作人員在石塘沿海將該魚放歸大海。
溫嶺市港漁局工作人員陳韶華介紹,隨著海洋生態環境的逐年改善,野生中華鱘、東亞江豚等珍稀海洋生物近年來頻現溫嶺沿海。“漁民們的法律意識和環保意識也提升了不少,捕獲到珍稀海洋生物后,會第一時間放歸大海或通知我們展開救助。”
中華鱘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動物之一,有“水中大熊貓”之稱。中華鱘是大型的洄游魚類,在長江上游出生,在大海里面生長,到了其產卵的時候,又會重新回到它的故鄉。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