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記者從南湖生態環境分局了解到:2021年,南湖區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同比下降率排名全市第一。
工業領域是節能減排,實現綠色發展、低碳發展的主要陣地。近年來,南湖區強化綠色低碳引領,以減污降碳協同治理為重點,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加快發展低碳經濟,在抓好減污降碳的同時,把握好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的平衡。
這幾年,南湖區系統布局規劃綠色低碳工作,為綠色高質量發展謀篇布局,出臺《南湖區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行動方案(2021-2023年)》《南湖區開展工業全域治理暨“兩高一低”企業整治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南湖區印染行業專項整治方案》,并于2021年成立區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
在綠色發展中,南湖區工業企業亮點紛呈。振石集團東方特鋼有限公司是南湖區一家不銹鋼板生產企業,這幾年掀起了一場“綠色革命”,通過推進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上馬節能電機、余熱發電、光伏發電、煤改天然氣、固廢資源綜合利用、中厚板在線固溶等綠色低碳技改項目,通過一系列低碳技術創新應用,公司實現了年節約標煤6.7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6.8萬噸,二氧化硫排放1100噸、總懸浮顆粒物950噸,固廢綜合利用率達到97%。
東方特鋼創新開展低碳技術應用,僅僅是南湖區推進工業企業節能降耗的一個縮影。這幾年,南湖區積極做好“減法”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2021年,南湖區全面完成印染行業專項整治,已對12家印染企業完成排污權回購,儲備COD394噸、氨氮81噸,為優化環境資源要素配置提供了保障。
存在不同程度的環境污染、安全生產隱患,能耗大但產出又少,這是“低散亂”企業的普遍現狀。2016年以來,南湖區持續攻堅,以“低散亂”整治加速產業轉型升級,目前已累計完成“低散亂”企業整治超過4800家。
在做好“減法”的同時,南湖區還開展低(零)碳社區創建,為綠色低碳工作做“加法”。去年,南湖區東柵街道甪里社區、余新鎮永利村入選全省首批低(零)碳村(社區),以低(零)碳試點創建推進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形成了一套可借鑒的經驗做法。同時,南湖區還成功創建綠色工廠2家、綠色學校2所、“無廢細胞”53個,為綠色低碳營造良好氛圍。
發展低碳經濟是南湖區開展碳中和的一個生動實踐。去年,在中國農民豐收節期間,南湖區率先試水碳中和創新舉措,向麗水購買碳匯375噸,取得全市首張碳中和證書;完成5家電力行業碳交易納入企業用煤實測數據的溯源性檢查,幫助完成在上海碳交易市場開展碳交易,督促開展碳配額清繳工作;逐步建立碳賬戶,完成全區碳與非碳交易企業名單核實增減工作,2021年全區碳交易納入企業9家,非碳交易企業24家……綠色低碳實踐在南湖愈發精彩。
在前不久的南湖區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就綠色低碳提出:今后五年,要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低碳轉型。下一步,南湖區將在協同減污降碳、低碳試點和生態示范創建等方面下功夫,全力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全面實現“生態綠心綻放”目標,努力建設環境優美的共同富裕示范區之首善之區。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