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寶貴將第五次帶著與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相關的議案前往北京參加今年全國兩會。
一名來自浙江迪特高強度螺栓有限公司熱處理車間的專業技術工人,為何會對海洋生態環境情有獨鐘?
“因為我對洞頭有著深厚的感情。”滕寶貴說。
洞頭已成為第二故鄉
洞頭是浙江省溫州市的海島區,擁有2708.7平方公里藍色疆土,大小島嶼302個。
出生于四川自貢的滕寶貴1996年乘船來到洞頭,憑著對機械行業的熱愛和執著,他從零開始,20余年兢兢業業,實現了從普通農民工到專業技術領域人才的蛻變,先后獲得“百島工匠”、浙江省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農民工”等榮譽稱號。
“進入迪特的那一天我就喜歡上了機械這個行業,越干越有勁。”滕寶貴表示,“尤其是在洞頭,這里已成為我的第二故鄉。”
因為對洞頭有著深厚的感情,在當選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后,他便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時提出“關于海島發展迫切需要解決問題的建議”,希望加大海島生態修復投入。
海島在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以及生態系統建設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特殊的價值。加大海島基礎設施投入、持續推進海島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對實現海島地區生態、環境、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的他,時刻將洞頭的發展記在心中。
2019年,滕寶貴在全國兩會上進一步提出“關于加大海島鄉村振興政策支持力度的建議”,為海島經濟發展建言獻策。
滕寶貴認為,海島地區相對閉塞,基礎設施落后,如今國家正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對于海島地區而言,鄉村占比很高,意義更加重大。
助力海島鄉村振興,良好的生態環境必不可少。洞頭被命名為全國“兩山”實踐創新基地,洞頭諸灣也成為“美麗海灣”案例。
建設“海上花園”
滕寶貴在洞頭沿海堤跑步時發現,由于當地海水養殖業發展迅速,導致四處飄浮著海洋垃圾。
“洞頭有眾多4A景區,海水變清澈了,每年能吸引大量游客前來度假,帶動周邊產業,良好的生態環境切實為洞頭‘海上花園’共同富裕之路注入了綠色動力。”滕寶貴說。
一個更加具體的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議案在滕寶貴腦海中浮現。在與相關部門溝通后,2020年,他提出“關于進一步支持溫州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建設的建議”。
在滕寶貴看來,洞頭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建設“海上花園”就是生動體現。
2021年,滕寶貴提出第四份關于海洋生態保護的代表議案,他希望開展海洋生態保護跨區域合作的建議,推動完善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推動長三角地區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合作。
“雖然我國已初步建立以《海洋環境保護法》為主體的海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但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健全,存在違法成本過低等問題。”滕寶貴認為,“此外,海洋保護并不是一家之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修復等方面的跨區域合作機制亟待加強。”
洞頭通過不斷推進生態修復工程,有效改善濱海親水空間,以海灣生態環境的高水平保護促進灣區高質量發展,為建設好“海上花園”打下堅實基礎。
滕寶貴在跑步時發現,如今的海邊,海鷗變多了,垃圾也少了,“水清灘凈、岸綠灣美、魚鷗翔集、人海和諧”的“美麗海灣”景象正在實現。
總結這五年,滕寶貴說,全國人大代表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既然當一天代表,就要廣泛聽取群眾意見,為洞頭發聲。
泛聽取群眾意見,為洞頭發聲。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