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貴州發現,安順市平壩區夏云工業園區生態環境違法違規問題突出,環境污染嚴重。
一、基本情況
夏云工業園區位于安順市平壩區,是安順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安順高新區)的主要園區之一。園區規劃總面積29.86平方千米,現有入駐企業309家,由安順市委托平壩區進行管理。
二、主要問題
(一)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滯后
夏云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設計處理能力為3000噸/天,目前實際處理量為1400噸/天。由于最初設計工藝主要是處理生活污水,設計進水化學需氧量濃度不超過250毫克/升、氨氮濃度不超過30毫克/升,不能滿足工業廢水處理要求。2018年3月,貴州省有關部門要求當地加快園區污水處理廠深度處理改造。但當地對此重視不夠、推動不力,直至2021年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再次指出后,才于8月匆忙啟動,截至此次督察進駐時僅完成部分設施改造,相關工作嚴重滯后,一些特征污染物長期得不到有效治理,加上部分企業直排偷排生產廢水,導致園區污水處理廠成為部分企業稀釋排放工業廢水的通道。督察發現,2021年以來,該污水處理廠進水化學需氧量日均濃度有69天超過設計標準,僅11月前20天進水在線監測化學需氧量濃度就有134次超標,最高超過1000毫克/升,超過設計進水濃度標準3倍,嚴重影響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
2013年編制的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明確,要規劃建設工業固廢處置中心。但當地一直沒有落實規劃要求,至今沒有建設固廢處置中心,一些企業隨意傾倒或填埋固體廢物。現場督察發現,中鋁集團下屬貴州順安機電設備有限公司在廠區內違法填埋工業固體廢物。監測結果顯示,填埋區域滲坑積水化學需氧量濃度高達391毫克/升,超地表水Ⅲ類標準19倍,對水和土壤環境造成嚴重影響。
(二)企業違法違規現象普遍
督察發現,夏云工業園區企業違法違規問題突出,現有309家入園企業中有89家未依法開展環境影響評價,企業通過雨水管網排放生產廢水的現象較為普遍,現場隨機抽查7家企業,發現有4家向雨水管排放污染物。監測結果顯示,園區雨水管網內積存的廢水化學需氧量濃度最高達2695毫克/升,超地表水Ⅲ類標準134倍。其中,安順市鋁鎂鋁業有限公司將兩根生產廢水管道排口固定在雨水溝內,長期向雨水溝排放強酸、強堿性廢水,現場督察的當晚,該企業仍通過潛水泵偷排高濃度生產廢水。貴州協力啟航科技有限公司也存在類似問題,監測結果顯示,雨水溝內廢水化學需氧量、石油類濃度分別高達3370毫克/升、1.7毫克/升,分別超地表水Ⅲ類標準168倍、33倍。
園區內還有一些企業無任何污染治理設施,大量黑色污水通過黃家龍潭提水站旁雨水溝直排外環境,嚴重污染下游水體。監測結果顯示,雨水溝外排污水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氟化物濃度分別為528毫克/升、6.2毫克/升、4.5毫克/升、6.2毫克/升,分別超地表水Ⅲ類標準25倍、5倍、22倍、5倍。現場督察發現,貴州貴億塑料制品廠、黔川鋼構、貴州典雅贛黔裝飾材料等企業臭氣熏天、污水橫流。
(三)不作為亂作為問題突出
辦理群眾舉報環境問題不嚴不實。2017年5月第一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期間,群眾6次投訴該園區雨污混排等環境污染問題,當地以“2017年3月對夏云工業園區雨污管網進行全面檢查,企業雨污混排問題已整改完畢”敷衍塞責,實際未采取實質性措施,企業雨污混排問題至今依舊。2019年以來,當地收到涉及夏云工業園區環境污染問題的投訴高達28次,均回復群眾稱“已辦結”,但督察發現,很多問題并未得到有效解決。比如,2019年10月被群眾舉報噴漆污染嚴重的貴州卓良模板有限公司,至今漆霧收集處理設施仍不完善、污染問題依然存在。監測結果顯示,該公司雨水溝內積水化學需氧量、氨氮濃度分別為179毫克/升、4.8毫克/升,分別超地表水Ⅲ類標準8倍、4倍。
對突出環境污染問題長期放任。2016年以來,群眾多次反映園區排污導致當地一處地下水自流井黃家龍潭受到嚴重污染,平壩區沒有引起重視并及時采取有效措施。2019年3月,夏云鎮政府向平壩區政府書面報告“污染系夏云工業園區企業違法排污所致”后,平壩區仍無動于衷,僅組織有關單位簡單調查后便草草了事,放任地下水污染問題持續至今。2021年2月,夏云工業園區為掩人耳目,擅自將受污染的地下水抽至下游毛栗河排放,結果導致毛栗河嚴重污染,甚至發生死魚事件。現場督察發現,毛栗河污染依然嚴重,監測結果顯示,水體氨氮、氟化物濃度分別為4.3毫克/升、2.4毫克/升,分別超地表水Ⅲ類標準3倍、1倍。
三、原因分析
安順市平壩區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不力,工作敷衍應對;安順高新區履行主體責任不到位;安順市督促指導不力,導致夏云工業園區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企業違法違規現象普遍、環境污染及風險隱患突出。
督察組將進一步調查核實有關情況,并按要求做好后續督察工作。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