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月13日訊(通訊員 洪嬌嬌)近一段時間以來,臨海市垃圾分類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各鄉鎮、街道在垃圾分類中陸續推出了“撤桶并點”,不僅改善了環境,也助推了垃圾分類工作良性開展。
在“撤桶并點”的初始階段,臨海市的垃圾分類工作一度碰到了不少難題,整體面積小的小區多,點位選址難,單身公寓住戶流動性大,垃圾分類工作難以推廣,宣傳引導效果也不盡人意,如何解決這些“難題”?
幫助住戶快速適應“定時定投”
雍怡廣場小區是古城街道第一個開展撤并工作的小區,該小區大多為高層,住戶大多也是租住在這里的外來人員,人員流動性較強,很多居民在好不容易習慣了“定時定投”模式之后,可能就要搬走,這加大了小區投放點位的宣傳和管理難度。
為此,小區建立“黨建+單元”作戰體系,由該小區內長期黨員居住的居民和物業單元長組成宣教隊伍,每周定期入戶宣傳,確保所有住戶知曉“兩定四分”投放模式及其標準等內容,加強小區居民垃圾分類意識。
“我們小區經常有新租戶搬進來住,這些新來的住戶不了解如何“定時定投”,我們就會上門進行宣傳。”小區物業經理表示,“撤桶”之后,大部分居民都認為小區的環境變好了,現在也都愿意自覺到環保小屋投放垃圾。
居民從反對到支持
明城景苑是大洋街道樓棟最少的小區,住戶不多,但在前期點位選址設置的時候,居民們表現出強烈的反對意思,在“撤桶并點”點位施工階段,就有部分離投放集中點較近的業主聯合起來阻礙施工建設。
面對各種困難和居民的質疑,大洋街道組織小區黨支部劃分責任網格,實行黨員包戶,妥善做好小區業主的工作,使該小區的業主從開始的反對到后來的支持,并自覺參與垃圾的源頭分類。最終使“撤桶并點”工作得以全力推進。
此外,大洋街道還積極引導居民從被動分類到主動分類,提出垃圾分類積分獎勵制度和紅黑榜公示制度。經過街道、社區、小區不斷努力,反復工作,目前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在該小區得以順利運行。
“之前倒垃圾還要掀開垃圾桶蓋子,難免會弄臟手,露天的垃圾桶有時沒有及時蓋上桶蓋,也會散發臭味引來蒼蠅蚊子,而現在小區蓋了環保小屋以后,這些現象都沒有了,小區干凈整潔,我們倒垃圾也方便了。”小區居民紛紛表示。
保障跟進,鞏固“撤桶”效果
據悉,臨海市從2020年啟動“撤桶并點”工作以來,已經實現了各物業小區“撤桶并點”工作全覆蓋。2022年臨海市將繼續全面推行“撤桶并點”,力爭在年底前實現全市小區(城中村)“撤桶并點”的目標任務。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