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建設、同步管理。今年,嘉興經開區全力推進生活垃圾信息化監管平臺建設,用數字化推進分類治理變革。12月6日,經過3個月試運行的經開區生活垃圾分類信息化監管平臺通過驗收正式上線,這是市本級首個通過驗收的區級垃圾分類監管平臺。該平臺的上線將有助于經開區進一步做好源頭減量、規范建設,最終實現垃圾分類管理工作規范化、智能化、精細化。
據介紹,經開區生活垃圾分類信息化監管平臺圍繞健全長效管理機制和提升管理能級的目標,遵循“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的原則,充分利用新一代智能業務處理技術和3D城市技術,實現垃圾治理工作信息在三維地圖上實時展示、績效智能評估,決策綜合研判,實現“一網管全域,一屏管全區”。
在長水街道府南社區,這里所有撤桶建箱定時定點投放小區都已裝上了智能垃圾箱房智能監控設備。“這里的高清攝像頭如果發現居民沒有按照要求投放生活垃圾,勸導員便會上門對居民進行勸告和提醒。語音督導系統會對居民進行垃圾分類的相關宣傳。”長水街道垃圾分類辦負責人表示。
根據定時定點小區“建成一個,接入一個”的信息化建設要求,目前經開區已完成定時定點小區硬件設施建設207個,其中203個小區與經開區監管平臺數據實施了對接,接入率98%。目前,已有196個小區完成投放點位攝像頭監控接入,累計安裝監控探頭1000余個。自試運行以來,所有已接入監管平臺的小區垃圾投放總次數為18.1萬余次。
據經開區垃圾分類辦負責人周宗孝介紹,經開區生活垃圾分類信息化監管平臺有三大特點,一是利用三維地圖展示分類各環節的數據,實現垃圾分類數據可視化,便于用戶進行查看。二是平臺對垃圾投放、垃圾收集、垃圾運輸、垃圾處置等各個環節實現全方位跟蹤監控,有效防止垃圾隨意傾倒、處置不合理等情況。三是區級分類平臺與市級分類監管平臺數據互聯互通,可有效推進跨層級、跨部門的工作開展。
此外,經開區生活垃圾分類信息化監管平臺還完成了4個源頭減量點、1個生鮮垃圾處理站、2個垃圾中轉站的數據管理模塊開發。其中,生鮮垃圾處理站與垃圾中轉站的地磅與平臺實現了自動化數據上傳。
周宗孝表示,以數字化改革賦能垃圾分類服務體系建設,將有效推進經開區垃圾分類工作走在全市前列。下一步,經開區要用好區生活垃圾信息化監管平臺,形成線上線下融合,為“約束”留痕,形成管理閉環,助推經開區垃圾分類工作提質增效。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