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新疆哈密生態修復讓東天山活力重現

昔日“板寸頭” 今朝“披肩發”

發布時間:2021-12-08 09:22:10 來源:中國環境報 作者 楊濤利 王永飛

image.png

  “昔日‘板寸頭’,今日‘披肩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陳波拿出視頻和照片,向記者展示喀爾里克冰川保護取得的實效,他形象地打了個比方。畫面中,昔日的喀爾里克冰川周邊草原斑駁枯黃,牧民的木屋破爛不堪;如今卻是山川樹木蔥蘢,讓人心曠神怡。

  自2019年起,哈密市持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綜合治理、依法治理,成效明顯。

  “我好些年沒見過夏草場像今年一樣茂盛了”

  “東天山是哈密市70萬各族群眾的生態屏障,位于東天山的喀爾里克冰川則是哈密市最主要的生產生活用水來源。”陳波說。

  曾幾何時,無序開礦、過度放牧讓喀爾里克冰川傷痕累累。“松樹幼苗剛長出來就被牛羊啃了,草長得如男人的板寸頭。”陳波說。

  58歲的熱依木尼亞孜·司馬義原是哈密市伊州區天山鄉板房溝村的牧民,祖輩以放牧為生。他曾當過村干部,如今是一名草原管護員,對板房溝草原管護站所負責的20多萬畝森林和草場進行巡邏管護是他的日常工作。“我們村的夏草場離冰川近,算是哈密最好的草場了,過去整個夏天草場被牛羊啃得地皮都露出來了。”他說。

  根據哈密水利部門監測,喀爾里克冰川的雪線呈逐年上升態勢。如果再不治理,哈密市用水將出現危機。2019年,哈密市啟動東天山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對喀爾里克冰川核心區57.2萬畝草場實施禁牧。

  據了解,哈密市不僅對東天山喀爾里克冰川周邊近57.2萬畝草原實行禁牧,還對核心區外的148.9萬畝草場全面落實草畜平衡,通過兵地聯動、多部門同步推進,有力推動東天山生態保護與修復。

  數據顯示,目前東天山前山地帶完成了2800畝飛播造林及2000畝人工復壯造林任務,森林覆蓋率得到提升。風景名勝區違建清理整治、河湖“清四亂”專項整治、礦業權清退、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東天山鄉村道路建設等工作也得到整體推進。

  “我好些年沒見過夏草場像今年一樣茂盛了。”談及生態環境變好,熱依木尼亞孜·司馬義感慨道。

  實施禁牧之后,熱依木尼亞孜進入天山鄉板房溝林業和草原管護站工作,他是喀爾里克冰川周邊草原生態修復的見證者。“現在我們巡邏經常能看到有野豬、北山羊、狼、馬鹿、雪豹出沒。”熱依木尼亞孜說。

  在冰川周邊有11個管護站共80位管護員,他們和熱依木尼亞孜一樣,以前都是牧民。“動物多了,為了保證安全,他們都是兩三人一起巡邏,決不允許單獨外出。”伊州區林業和草原局干部肖開提·吐爾地說。

  肖開提·吐爾地還拿出手機展示,“你看,這是雪蓮。”照片中,石縫間鉆出一株株雪蓮,翠綠的植株透出蓬勃的生命力。

  根據哈密市林業草原技術部門的監測,截至今年10月底,通過兩年多的生態保護與修復,草原綜合植被蓋度、草群平均高度、鮮草產量分別提高了2.5個百分點、117.9%和182.9%。

  “生態修復了,野生動物就回來了,禁牧賦予了東天山新的活力。”肖開提說。

  降雪增多、水位回升,幸福生活有盼頭

  在實施生態保護與修復過程中,43個礦區被關停,41個河湖“四亂”問題被整治。“礦產可以不開發,但水源必須保護好,我們要把東天山的生態環境保護好,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陳波斬釘截鐵地說。

  從禁牧工程開始實施起,肖開提·吐爾地一直在現場負責項目的實施。休假時,他有時會路過石城子水庫和榆樹溝水庫。

  “這兩個水庫是伊州區生產生活用水來源,其源頭就是喀爾里克冰川。今年降雪明顯增多,雪線往下延展了十幾米。水庫水位也在逐漸上升。”肖開提·吐爾地說。

  哈密市民張有生家住哈密市供銷小區5樓,對供水的增加有著直觀感受。“以前在夏天用水高峰期,水龍頭出水稀稀拉拉,熱水器都用不了,現在這種情況明顯減少了。”

  冰雪融水的增加減輕了哈密市對地下水的依賴,地下水位連續下降的趨勢也得到有效遏制。哈密市水利部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哈密市地下水位16年來首次實現恢復性增長,平均回升1.3厘米,局部區域最大回升1.15米。

  “解決好牧民的生活問題,是生態保護與修復的題中應有之義。”陳波說。自2019年起,哈密市財政每年拿出1300多萬元對牧民進行補貼,還為異地搬遷的牧民按戶分配了耕地,對具備條件的牧民進行了就業安置。

  采取小畜換大畜、散養換圈養、轉場代牧、品種改良、合作社托養等方式,哈密市妥善處置禁牧區近10萬頭(只)牲畜,做到“禁牧不禁養、減畜不減收”。

  熱依木尼亞孜是受益牧民的典型代表,他在管護站當了站長,妻子也被安置在管護站附近的地震局監測點就業,夫妻兩人一年工資加起來4萬多元。

  “我還養了20多頭牛、100多只羊。以前在山上,牛羊成活率低,一年也就能掙到萬把元錢;現在牛羊成活率高了,還有保險,放心多了。工資收入、土地流轉收入、養殖收入、補貼收入,全部加起來,一年收入十來萬元呢。”熱依木尼亞孜笑著說。

  像熱依木尼亞孜一樣,搬遷下來的牧民有的做起了小生意,有的打起了零工,有的當上了貨車司機,有的實現了安置就業,他們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擁有了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

標簽:哈密市;冰川;天山;牧民;草場;草原;禁牧;生態保護;陳波;吐爾地責任編輯:錢華良
相關新聞
生態環境污染投訴請掃二維碼 生態環境污染投訴請掃二維碼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圖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