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紹興越城區陶堰街道白塔頭村村民田云云樂開了花。在村委幫助下,她家舊貌換新顏,不僅房屋外立面重新粉刷,屋頂還披上了深藍色的亮片“外衣”——太陽能光伏板。目前,全村近一半村民家里已經裝上了它。“清潔又環保,滿足日常用電需要的同時,富余的還能并網出售,一年有千余元的收入!”首個安裝太陽能光伏板的村民邵林龍開心地說。
白塔頭村位于白塔洋東部,生態環境優美、文化底蘊深厚,具有先天的資源優勢。今年以來,該村以“光明家特色零碳示范村”為定位,積極打造“運河田園、零碳鄉村”品牌,全力推動“五星3A”迭代升級,走出了一條“電力賦能”的鄉村振興之路。
建設“零碳鄉村”,實現低碳生活是第一步。“借助與紹興電力公司的‘契約共建’關系,村里引入了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由村委牽頭、銀行投資、電力部門安裝,在全村推廣,后續將達成村民屋頂光伏板100%覆蓋。”陶堰街道組織委員趙永夫表示,此外村里的公共區域也都將裝上光伏發電板,包括黨群服務中心、農貿市場等,讓低碳環保理念深入人心。
有了生態效益,如何實現經濟效益?白塔頭村把目光轉向了電氣化農業。“我們集成了村莊西側一千多畝土地,計劃打造電氣化種植景觀帶,發展‘板下經濟’。”白塔頭村一位村干部介紹道,在這一景觀帶內,將搭建安裝太陽能光伏板的種植大棚,棚內種植各類蔬果產品,且相關設施均采用電器裝置,由光伏發電為整個大棚供能。“生產的農產品供給農戶,多余的統一對外銷售。更重要的是,這里可以作為農業教學、觀光基地,帶來更為可觀的經濟收益。”
同時,以“零碳”為主題的研學游路線構想也應運而生。據了解,研學游路線中還將打造獨具特色的“稻田風車景觀帶”,這個景觀帶將引入風力發電機組,在稻田里打造風車景觀,并建設架空的田園棧道,策劃舉辦稻田燈光秀吸引游客。
“旅游觀光業興起,將帶動村里餐飲、住宿等產業發展,村民的錢包自然就鼓起來了。”白塔頭村黨總支書記趙明華信心滿滿地說,“現有項目預計年增收超30萬元,正朝著‘宜居、宜業、宜游’零碳示范村目標前進,以后的白塔頭村不再只有‘白’,而是要向‘白富美’蛻變!”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