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多元聯動,構建海陸空立體監測體系

智能環境監管的“椒江樣本”

發布時間:2021-10-13 11:59:57 來源:臺州日報 作者 谷尚輝

  去年,椒江三山區塊還是非法碼頭、煤場、砂場等各類堆場聚集,灰塵漫天,一番“臟亂差”的模樣。如今,這里正在通過生態修復,將建起生態休閑景觀綠廊,打造漁都小鎮。

  去年,在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期間,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下沉臺州,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行了一次全面“把脈問診”。椒江也借此創新生態環境監管執法模式,提高執法效能,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搭建多元聯動的環境污染問題發現機制。

  環境監管能力提升,換來的是生態治理成效和日益改善的生態環境。三山區塊的轉型,正是椒江生態環境美麗嬗變的一個縮影。

  構建立體化監測體系

  三山區塊包括烏石村、三山村,自改革開放初期,逐步匯集興辦起各類煤場、砂場、堆場,一時間成為椒江的煤炭、鋼材“交易中心”。

  去年9月開始,椒江開展“守衛椒江口”行動,對環保問題開展了一次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三山區塊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后,煤場、砂場、堆場陸續退出歷史舞臺。

  “三山區塊治理成效很明顯,這里將來還會是椒江漁都小鎮?!苯方鷳B環境分局辦公室負責人王衛說,在治理過程中,他們也發現,現在環境違法行為日趨復雜化、隱蔽化,面對復雜的環保新形勢,必須實現環境污染問題及時、精準、科學、有效管控。

  為此,結合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中暴露出的深層次監管能力不足問題,椒江區推進企業生產過程智慧化管控,建設智控場景應用,逐漸構建形成海陸空立體化監測預警體系。

  打造了臺州市首個“綠網工程”的椒江生態環境分局開始醞釀“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破解環境污染監管難題。

  “單一的末端監控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現實的需要,我們需要更完善也更精準的監測預警系統?!苯方h境監控中心主任王敏說,傳統的監管執法模式需要創新。

  從去年10月開始,該局引導企業安裝可視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環保全過程智能化監控系統,對排污企業的用水、用電、排水、排氣等情況實行全過程智能化監控。

  椒江區“環保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平臺上線,突破了治理短板,打破了“信息孤島”,共接入企業175家,其中過程監控企業40家,布設感知點位1220個,空氣、地表水、地下水各類環境質量自動站47座,共產生預警報警信息29992條,處理率達99.56%。

  監管網絡“多元聯動”

  去年9月24日,椒江醫化園區被生態環境部作為警示案例通報,再次暴露出該園區基礎設施薄弱、污染防治水平不足等問題。

  為此,椒江區專門出臺《醫藥化工園區綜合整治提升工作方案》,針對工藝裝備、園區污染防治等8個方面共22項問題,明確產業政策、污染防治設施、環境風險防范、綜合環境管理等整治標準,分工合作、統籌推進。

  椒江還邀請臺州市生態環境局、臺州市環科院、臺州學院等單位領導專家到醫化企業開展地毯式排查,20家醫化企業全部制定“一廠一策”整治工作方案。

  椒江生態環境分局除了對企業污染設施運行參數進行全天候全流程監控監測,還搭建醫化園區無人機智能巡查系統,融入“環保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平臺,全方位提升園區智能預警、預判水平。這也是全省首套針對醫化園區環境監管的無人機智能巡查系統。

  “環保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平臺通過實時采集生態環境監管數據,動態反映企業環境管理水平和環境安全風險狀況,成為精準發現環境違法行為的“情報中心”。

  椒江區醫化園區的環境問題由此得以精準監測。

  椒江生態環境分局還委托第三方每月進行園區水、氣、地下水的環境質量監測,以無人船或載人船為載體,邊走邊測,實現全自動實時水環境監測;可視化實時VOCs有機廢氣走航監測,結合歷史走航情況,分析重點污染源,形成海陸空立體化監測體系。

  監管有力,椒江醫化企業整改積極性也有了明顯提升。目前,巖頭外沙園區內22家企業已完成內部污水管網和雨水管網排查工作,企業已基本完成零直排改造工作;醫化園區退役場地17家,目前已完成調查16家,其中污染地塊8家,1家正在調查,污染地塊全部進行封閉化管理。

  此外,椒江還創新“環保管家+綠色保險+綠色信貸”市場化環保管理新模式,由“環保管家”為企業梳理存在的環保風險點并提出整改方案,并吸納保險公司和銀行參與,以加快推進企業環保合規運行進程,幫助企業實現綠色發展。

  “我們逐步構建了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的環境污染問題發現機制?!蓖跣l表示,多元聯動的監管網絡,也讓椒江的環境污染問題發現能力得到全方位提升。

標簽:生態環境;園區;環境污染問題;生命周期;環保;椒江區;監測;生態環境保護;煤場;臺州市責任編輯:錢華良
相關新聞
生態環境污染投訴請掃二維碼 生態環境污染投訴請掃二維碼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圖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