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麗水市云和梯田景區的日出云海、七星墩點位,都設有氣象監測站點,對點位的溫度、濕度、雨量、風向風速等要素進行實時監測。“我們通過多年的氣象資料統計分析,得出云海出現的氣候閾值,結合智能網格預報,測算出云海出現的概率指數,目前云海預報準確率約為70%。”云和縣氣象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了解,云和不僅開發“云海概率指數”預報,還在國內大陸率先發布“空氣質量健康指數(AQHI)”“康養指數”,讓游客通過“云和天氣”官方微信、景區游客中心的大屏幕等即可實時了解氣象情況,提前安排行程,為觀云看海、健康養生、民宿引流提供科學指南,并為當地景區、民宿開發更多沉浸式氣候產品數據支撐。
通過設計主題氣象旅游資源游覽線路、發布觀賞指數等,麗水逐漸將氣候資源變成了氣象產品,成為探索氣象、氣候資源的開放利用,實現生態產品價值轉化倍增的生動實踐。
2019年麗水市氣象局開展的氣象景觀資源普查結果顯示,麗水具備3個大類14個亞類71個子類氣候資源,涉及全市氣象景觀11740處。“麗水氣象景觀資源如此豐厚,非常值得挖掘利用。”麗水市氣象局局長鄭建飛說。
圍繞“國家氣象公園”試點建設,麗水制定了高山云海、日霞夜光、冰雪松凌、物候景觀、氣候遺跡、氣象人文、避暑養生8大類氣候資源基(營)地建設要求,并制定了相關打分標準。同時,圍繞8大類氣候資源基(營)地建設,麗水設計了9類主題氣象旅游資源游覽線路,打造氣象主題景區、氣候養生基地、避暑勝地、氣象旅游體驗示范點、氣象研學基地等52個基(營)地。
此外,麗水還發布了楓葉、桂花、荷花、四季花期、螢火蟲、云和云海等觀賞指數,開展了“十佳觀星營地”“十佳觀云臺”等評選活動,組織觀星觀云、氣候養生等體驗活動60余次,并舉辦了氣象景觀(風光)攝影比賽。一系列景觀線路建設、活動開展,讓“藏在深閨人不識”的氣象景觀直觀呈現在人們眼前,也大大提高了公眾對氣象資源的認知和對麗水生態優越性的認可。
如今,麗水氣象已然成為麗水山景、麗水山耕、麗水山居的獨特賣點。
“海拔600米,氣溫日較差最明顯,年積溫充足,這個高度以上的綠色精品農產品生長環境好、無污染、品質高。”麗水市氣象服務中心用10年時間,將全市380多個站點365天的資料匯總比較,分析得出這樣的結論。在此基礎上,“麗水山耕”“景寧600”“慶元800”不斷打響品牌,生態產品遠銷全國各地。
為更好地服務農業生產,我市出臺了《麗水市農產品氣候品質認證管理辦法》,深化茶葉、枇杷、皇菊、楊梅等農產品氣象指數保險試點,深化茶葉、皇菊、楊梅等農產品氣象指數保險,新增油茶、雪梨氣象指數保險業務。僅青田2016-2019年農業氣象指數保險投保額就達4500萬元,理賠農戶500戶。
2019年和2020年生態環境部發布《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麗水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七,麗水市9個縣(市、區)空氣質量優良率在98.1~100%之間。良好的氣候環境造福著“麗水山居”,2020年,全市農家樂民宿已超4000余家,近三年年均營業總收入達38億元,年均增長超30%。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