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7日起,內蒙古及華北北部等地出現浮塵或揚沙,其中多地出現沙塵暴,空氣質量“爆表”。記者從中央氣象臺獲悉,北方大部地區28日仍受沙塵困擾,局地有沙塵暴出現,從28日夜間起大部地區沙塵強度將減弱,空氣質量改善。
中國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高級工程師饒曉琴介紹,27日起源于蒙古國的沙塵,到28日中午已影響到我國西北地區、華北、東北地區西部。
今年3月15日前后,我國北方多地剛剛遭受了“近10年來最強”沙塵天氣,一些地方有沙塵暴甚至強沙塵暴。如今,僅僅過去1周多時間,沙塵天氣卷土重來,再次橫掃北方10多個省份。
面對沙塵暴卷土重來,不少人疑問,我國近年來大面積植樹造林、防沙治沙,防護林到底能不能起到防護作用?
每年春季是我國北方沙塵天氣高發的季節。來自中國氣象局的數據顯示,2000年至2010年3月,我國每年沙塵天氣過程平均為6次,2011年以來平均發生4次,較前10年明顯減少。
對此,饒曉琴表示,這一方面是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冬季風勢力總體減弱、冷空氣活動減弱,起沙的動力條件減弱。另一方面也因為我國植樹造林、防沙治沙工作的推進,有效減少了沙源區面積,使得沙塵過程減少。
專家指出,要認識到三北防護林等植樹造林的作用主要體現在改善本地下墊面,減少本地沙塵面積,抑制本地起沙和削弱部分低層次的外來沙塵輸送。然而,對于強大的、輸送層次比較高的外來沙塵阻擋作用有限。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