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卑税俣嗄昵?,辛棄疾用一曲《青玉案·元夕》,描繪了一幅如夢似幻的“上元燈節(jié)圖”。“燈火闌珊處”,總能讓人想到一盞盞燈籠星羅棋布,營造出萬家燈火的溫暖氛圍。
北侖宮燈
宮燈又稱宮廷花燈,是中國彩燈中富有特色的漢民族傳統(tǒng)手工藝品之一,以雍容華貴、充滿宮廷氣派而聞名于世。正統(tǒng)的宮燈造型為八角、六角、四角型的,各面畫屏圖案內(nèi)容多為龍鳳呈祥、福壽延年、吉祥如意等。
北侖宮燈
始于東漢、盛于隋唐的宮燈在中國已經(jīng)有上千年的歷史了。然而,自電燈普及后,傳統(tǒng)宮燈也逐漸銷聲匿跡。而在北侖,如今還流傳著“宮燈制作工藝”,新式宮燈的傳承成為了當?shù)貍鹘y(tǒng)文化的一個符號。
北侖宮燈
傳統(tǒng)宮燈的制作工藝極其復雜,共有56道工序,包括挖竹篾、洗竹竿、鉆座眼兒,樣樣靠手工作業(yè),所以制作起來費時費力?!氨眮鰧m燈”制作大膽創(chuàng)新,在傳統(tǒng)工藝的基礎(chǔ)上,以PP板或廢舊的KT板、塑料瓶、紙杯等環(huán)保材料為原材料,飾以剪紙技藝、繪畫技藝,再配上祝福語和具有時代主題的圖文,將最美的寓意、最新的信息傳遞給市民。這既延續(xù)了傳統(tǒng)宮燈的實用性、觀賞性,又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北侖宮燈”的多樣化、輕便性,易學易做、適于傳承。
北侖宮燈
北侖宮燈
宮燈制作工藝代表性傳承人周富澄
周富澄今年84歲,是一位北侖退休老教師,也是一位非常熱心的老黨員。為了讓社區(qū)每年元宵節(jié)舉行燈會時不花錢買彩燈,從2013年開始,周富澄老師自行摸索和設(shè)計制作各種“北侖宮燈”,其代表作品有《十八相送走馬燈》《五水共治系列燈籠》等,作品曾入選“中國夢·梁祝情”浙江省民間燈彩大賽展覽。
7年以來,在小港高河塘社區(qū)、小港成人學校、街道老齡辦的大力支持下,周老師帶動街道老年人和學生,已制作了形式各異的“北侖宮燈”600多盞,受到廣大市民的喜愛,有近百盞“北侖宮燈”在小港高河塘文化禮堂和小港成人學校長期展覽,供學生和市民參觀。如今,周老師每星期一在小港成人學校授課。
小港街道第三屆“北侖宮燈”制作大賽
非遺匠心,傳承為重。周富澄把非遺帶進了校園、帶進了社區(qū),讓更多人掌握這門民間傳統(tǒng)手工藝,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
六方宮燈制作過程
1、設(shè)計圖紙,剪出燈芯。
設(shè)計圖紙 剪出燈芯
2、折六方燈芯,用雙面膠粘貼。
折六方燈芯 用雙面膠粘貼
3、將廢棄KT板制作的燈籠骨與燈芯外立面貼合在一起。
將廢棄KT板制作的燈籠骨與燈芯外立面貼合在一起
4、制作燈頭。
制作燈頭
5、將燈頭粘貼在稍大于底座的燈籠骨上。
將燈頭粘貼在稍大于底座的燈籠骨上
6、在上下燈籠骨中心穿洞。
在上下燈籠骨中心穿洞
7、底座燈籠骨中心系上流蘇。
底座燈籠骨中心系上流蘇
8、將燈頭、燈芯與底座粘貼在一起,制作完成。
將燈頭、燈芯與底座粘貼在一起,制作完成
良辰美景,花燈錦繡,一盞宮燈,點亮萬家燈火,這傳承了千年的景象,是中國人割舍不掉的年味。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或鏡像;授權(quán)轉(zhuǎn)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wǎng)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wǎng)站總監(jiān):龐世豪
服務(wù)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quán)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