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舟山日報
今年寒假,不少外國留學生開啟“就地過年”模式,在舟山體驗別樣“年味”。
除夕下午,在浙江海洋大學長峙校區學生食堂看到,來自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坦桑尼亞、津巴布韋、緬甸等國家的20余名外國留學生,有說有笑,三四人一桌,包餃子迎接新春。
撒粉取餡、沾水捏合,一氣呵成。“在我的家鄉,每周末,我的家人都會聚在一起包餃子。”哈薩克斯坦籍留學生金龍熟練地包出了一個個元寶狀的餃子。
來舟山兩年,他坦言,“這里城市干凈,空氣好、綠化好,生活非常舒適。”“對中國人來說,春節是家人團聚的日子。我入鄉隨俗,和舍友們一起包餃子,也算過年了。 ”
不少留學生是第一次包餃子,但在老師的指導下,終于包出了像模像樣的餃子。“很有意思,又學會了一項技能。 ”坦桑尼亞籍留學生Ala把自己的“作品”放在手心,讓舍友為她拍照留念。
辭舊歲、迎新年。連日來,浙海大留學生們在舟山“花式”體驗“中國年”:
在普陀山,他們學習體驗省級非遺普陀山佛茶茶道,現場提筆寫“福”字,為游客送上新春祝福。
在定海生活民俗館,他們近距離觀看舟山非遺展品,與民俗專家玩猜字謎游戲,感受漢字的魅力。
在舟山嵊泗海洋剪紙傳承人家中,他們學剪紙、貼窗花、吃年夜飯,感知中國傳統年俗。
在定海美之聲演唱團公益基地,他們與志愿者一起包餃子,用歌聲迎新年……“中國春節的每項習俗都有獨特的內涵,有意義。”哈薩克斯坦籍留學生戴安娜對中國茶道情有獨鐘,她坦言,想深入學習茶文化,回國后分享給家人和朋友。
異鄉過年,“云”上團圓。這幾天,俄羅斯籍留學生梁小飛通過網絡視頻向家鄉親友送上新年祝福。他說:“中國春節給我的印象是喜慶的、溫暖的,希望疫情快點過去,有機會帶親友來中國走走。 ”
(舟山日報 汪超群 胡超杰)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