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1月13日訊(浙江在線通訊員 陳蘆 林炫錚)農村生活垃圾定點定時投放是垃圾分類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近日,北侖區白峰街道山防新村開展垃圾分類定點定時投放試點,將原有的傳統垃圾桶進行撤除,改涼亭式垃圾分類定投點。試點的情況怎么樣?居民們還習慣嗎?近日,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
記者在山防新村小區看到,小區的對面設立了一處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看上去就像是一座涼亭。投放點的宣傳背景上明確地寫著垃圾分類的投放方法。同時,在該點位還設置了廚余垃圾桶、可回收垃圾桶、有害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四個垃圾桶。
為幫助村民盡快適應新變化,村里還為這個點位配備了一名垃圾分類督導員。據了解,這名督導員叫邵安信,今年81歲高齡,是一名有著38年黨齡的老黨員。自從山防新村開展垃圾分類定點定時投放工作以來,老邵便是村里第一批加入到垃圾分類宣傳、督導工作的黨員。
每天清晨6點,老邵總會準時出現在山防安置小區垃圾集中投放點,一直到早上8點他才會回家吃早點,傍晚4點至6點,老邵又會再次出現。不論刮風下雨,還是每逢節假日,老邵都會準時出現在山防安置片區的垃圾集中投放點進行桶邊督導,指導村民投放垃圾。有的村民不清楚垃圾如何投放時,他會上前指導,教村民如何分類各種生活垃圾,比如,廚房里的剩飯剩菜要投放到綠色易腐垃圾桶,過期藥品、廢電池是有害垃圾,紙板、塑料、金屬是可回收垃圾、衛生間廢紙是其他垃圾……當發現有的村民將垃圾錯誤分類時,老邵則會拆開一邊進行二次分類一邊告訴村民該如何分類。
然而,也正是有這樣一位督導員,感染了當地很多村民,讓村里的垃圾分類工作上了一個新臺階。“多虧了老邵,由他指點我們進行垃圾分類,我們很快就習慣了。有時,老邵還幫著打掃小區里的村道衛生,這讓我們很感動。看到老邵這樣,我覺得我們要更好地支持垃圾分類工作了。”村民周女士告訴記者。
據白峰街道環衛站站長金磊介紹,如今,白峰村山防社的垃圾分類率達70%,分類質量達70%,每天產生的廚余垃圾至少有120升,被運往白峰廚余垃圾終端處置中心制成肥料。部分肥料還會贈送給有需要的村民,此舉受到了村民們的認可和歡迎,村民們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就更加高漲了。
與此同時,為積極營造垃圾分類定點定時投放的濃厚氛圍,北侖區通過黨建引領,黨員先鋒帶頭的工作模式,大力開展了垃圾分類集中投放主題宣傳活動,并通過“分類倡導”、“分類小游戲”、分類投放活動以及發放垃圾分類指導折頁等方式,向村民們普及垃圾分類的知識。一段時間下來,村民正在逐步養成垃圾分類的良好習慣,進一步提高了農村垃圾分類的處理率,并在轄區范圍內掀起了一股垃圾分類的熱潮。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