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潯區石淙鎮以“小鎮大作為”的使命擔當,堅持“兩山”理念引領,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在打開“兩山”轉化通道上邁出了堅實步伐。
聚焦全域整治筑牢“兩山”轉化根基
優美的生態環境是推進“兩山”轉化的重要基礎。近年來,石淙鎮按照大花園的建設標準,深入實施全域環境綜合整治,努力繪就一幅“天藍、地綠、水凈、村美”的江南畫卷。
去年以來,該鎮加大鞏固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省級樣板鎮和無違建鎮創建成果的力度,鐵腕推進“散亂污”企業專項整治,堅決淘汰“四無五違”企業,確保小木業、小毛紡企業“全清零”“不反彈”。同時,深化街路長制、城警聯合執勤制、農村生活垃圾分類“三級桶長制”等常態化管理機制,全方位開展環境革命,使集鎮、村社整潔有序,道路溝渠視野所及都潔化美化。
通過鞏固提升省級“污水零直排鎮”示范鎮創建成果,該鎮打好“五水共治”組合拳,全面實現鎮區“雨污全分流,生活污水全收集,涉水企業全納管”。緊盯大氣污染防治,堅持源頭化治理+標準化建設+數字化轉型,做到涉VOCs企業過程全監管、道路工地揚塵治理全天候、環保標準化建設全覆蓋,爭當提升空氣質量樣板鎮。
該鎮加快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重點推進鎮西村、石淙村2個試點村農村存量宅基地盤活利用,確保今年完成217宗宅基地退出、230戶一戶多宅拆除、342畝建設土地復墾,完成300畝土地開發、150畝旱改水、800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實現新增連片千畝以上農業產業園2個。
聚力全域提升彰顯“兩山”轉化實效
從“綠起來”“美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是“兩山”轉化的最終目的。石淙鎮把鄉村環境建設與產業發展緊密結合,深入實施“全域提升工程”,努力讓景色美、產業旺、百姓富成為其最鮮明的特質。
實施美麗鄉村品質提升工程。在市級美麗鄉村全覆蓋的基礎上,高品質打造美麗鄉村2.0升級版,鞏固石淙村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創建成果,加快推進花園灣村和鎮西村精品村創建,完成剩余3個村A級景區村莊創建,實現景區村莊全覆蓋。
實施現代農業產業提升工程。以“三零”農業國家級星創天地為龍頭,推廣“認種認養認租+電商”共享農業模式,搭建“全域大農場”平臺,以“私人訂制”精準對接市場,推動線上線下聯動發展。加快推進藕蝦、稻蝦生態混養,在現有5000畝的基礎上,力爭年底前建成“萬畝清水小龍蝦”養殖基地,畝均可增收3000元。
深入實施集體經濟實力提升工程。開展村集體經濟倍增行動,探索行政村依托經濟合作組織開展農房和農地“兩個流轉”,推行“村集體+公司+資本+農戶”模式,吸引社會資本下鄉,確保引進服務業、農業大好高項目5個以上,力爭村集體租金增收50%。加快推進七村增收聯建項目—15MWP公共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建設,預計每個村當年可增收10萬元,確保年底前消除經營性收入50萬元以下行政村。
聚勢全域旅游打響“兩山”轉化品牌
鄉村旅游是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培育“兩山”轉化動能的重要切入點。石淙鎮在原有基礎上,繼續加大推進力度,把全鎮作為一個大景區來打造,大力發展全域旅游,著力打響平原鄉鎮“兩山”轉化品牌。
該鎮全力推進石淙蠶意花海景區爭創國家4A景區,全面完成省級景區鎮創建和花園灣村省級休閑旅游示范村創建。完成全鎮43公里農村道路改造提升,爭創省級“四好農村路”示范鎮,打通全域旅游交通大環線,實現全鎮旅游景點連點成片。
依托田園花海和石淙小龍蝦,該鎮繼續在聚人氣、打品牌上下功夫,重點舉辦好第二屆花海龍蝦節、農民豐收節、魚羊文化節等節慶活動,擦亮石淙鄉村旅游金名片,打造湖州美麗鄉村“周末微旅行”最佳目的地,爭取今年接待游客突破100萬人次。
此外,該鎮積極培育餐飲民宿、農事體驗、親子樂游等新興業態,打造石淙龍蝦餐飲特色街,系統開發花海龍蝦宴、石淙蝦稻米、石淙羊肉等特色旅游商品,提高旅游產品附加值,帶動農民持續增收,切實提升民生獲得感,實現全域發展、全域共享。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