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由南湖區建設街道提供
日前,南湖區生態文明建設“雙十擂臺賽”的首批擂主正式亮相。其中,建設街道在角逐中脫穎而出,成為4個擂主之一。
作為“活動攻擂”的街道擂主,建設街道為什么能勝出?又有哪些奪冠法寶呢?發動轄區單位,建設街道成立了“小二團”聯盟助力嘉興中心城市品質提升,哪里的綠化受到了破壞,哪里有亂開挖、亂排放,都逃不過他們的“火眼金睛”……4月以來,建設街道品質城市提升喜訊頻頻,干戈弄區域、油脂廠宿舍、洲東灣5號等地塊收購均順利完成了簽約。強勁有力的推進勢頭,得到了市委書記張兵的點贊表揚。
垃圾分類軟硬件綜合提升
今年暑假,建設街道各社區陸續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垃圾分類主題活動,通過孩子帶動整個家庭推進垃圾分類。比如城東社區,邀請學校教師以講座形式為孩子們講解垃圾分類。
建設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街道、社區和小區居民的共同努力,立足現狀,主動作為,采取“基礎不足,宣傳來補”的方法,做精做細入戶宣傳,實現更好的垃圾分類推廣效果。
今年,作為中心城市品質提升的主陣地之一,建設街道按照“最多動工一次”的思路,將各項工作最大限度結合,改造一個小區,垃圾分類工作就全面推進一個小區。
原先,城東社區化肥廠宿舍是一個“蜘蛛網”天線遍布的小區。經過去年掛牌整治提升,整個小區發生了由內而外的改變。老舊宣傳亭都得到了更新維護,還借此大力宣傳垃圾分類,對主要位置墻面進行刷新,合理布置各類垃圾分類宣傳墻畫等,使小區的垃圾分類宣傳有氛圍、成系統、亮特色。
建設街道負責人表示,從督導結果來看,建設街道的垃圾分類工作推進穩固有力,紫陽公寓等老舊小區多次登上“月度紅榜”。
這些成績離不開既“入腦入心”又豐富多彩的宣傳。建設街道垃圾分類辦線下忙著組織各類宣傳活動,線上借助網絡媒體平臺發布宣傳信息。由街道工作人員和黨員志愿者組成的垃圾分類小分隊,還編排了主題文藝節目,更加形象地宣傳垃圾分類知識。
今年初以來,建設街道繼續推廣、鞏固六條垃圾分類商業示范街的創建成果。作為首批垃圾分類商業示范街試點單位,建設街道在打造勤儉路和建國路過程中,及時總結了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示范街創建四步走法則”經驗做法,通過摸底宣傳推進評比等方法,在新創建的四條示范街推廣中取得很好效果。
從源頭上根治油煙、噪音擾民
“謝謝啊,感謝你們人大代表為我們解決難題,你們真是人民的好代表!”8月20日下午,建設街道紫陽社區人大代表聯絡室里傳來了一片的感謝聲。原來又到了每月人大代表接訪群眾的日子了,住在畜產宿舍的吳阿姨早早的來到紫陽社區聯絡室,特地來感謝轄區人大代表。
據了解,在吳阿姨家附近有一家燒雞公店,他們將活雞養在居民樓邊上,同時由于店家油煙管道沒有裝好,油煙一直往小區里飄,活雞的臭味和油煙的味道,讓小區居民怨聲載道,苦不堪言。在今年2月的時候,畜產宿舍的居民們在代表接訪時提出了這個問題,希望代表們能夠幫助解決。
代表們在了解居民的困難之后,向區、市相關部門都進行了反映,并時常督促解決問題。在代表的協調下,現在店家已經進行整改,將活雞飼養在不影響居民的地方,同時維修了油煙管道,并加裝了油煙凈化裝置,控制油煙不再影響居民的生活環境。
現在,這家餐飲店的廚房上方“老虎窗”已全部用三夾板封起來,破損的油煙管道已經用白鐵皮修復,現場比之前檢查時整潔多了。該餐飲店負責人說,在執法部門第一時間聯系他們后,當天下午他們就開始施工整改,修復了油煙管道,并安裝了新的凈化裝置等。
“這家飯店的這個情況我們前期也接到過投訴,有關執法部門也第一時間到現場進行了執法,如今再次出現問題,街道將有針對性督促店主立行立改。”建設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建設街道地處嘉興市中心,小餐飲店非常集中,餐飲油煙問題也成為街道生態環保方面的突出問題。接下來,街道將以這家餐飲店為案例,舉一反三,針對轄區小餐飲的油煙問題、噪聲擾民問題等進行重點整治,還轄區老百姓一個更加美好的生活環境。
區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建設中隊隊長王勇表示,將嚴查餐飲店油煙污染擾民問題,對新開餐飲店嚴格把控,嚴格按照規范要求,不符合條件的,不允許新開餐飲店;對原有的餐飲店,逐路、逐家排查,查看是否存在油煙擾民問題,發現一家整改一家。
目前,建設街道已經對轄區內的餐飲店進行了集中整治。同時,建設街道還對申請新開餐飲店的情況進行提前介入,對餐飲店的油煙影響進行現場評定,對不符合要求的餐飲店一律不允許開張。
此外,噪音污染也是市中心商業區的一個“頑疾”。建設街道是嘉興市的老城區,也是嘉興市的中心商貿區。建設街道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如此重要的區域,這些商業宣傳產生的噪音,是與中心城市品質提升后的中心城區格格不入的。此外,數量巨大的噪音類報警和投訴,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收效甚微。在此情況下,建設派出所聯合南湖區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建設中隊、建設市場監管所等相關部門,從今年7月下旬開始對轄區內的商家發放告知書,告知他們應遵守相關規定,不得使用高音喇叭等噪音發聲器招攬顧客。
自8月1日起,針對轄區內的噪音違法違規行為,建設街道及相關執法部門對使用噪音發聲器的商家上門勸導,商家不聽從的,則將被收繳或強制拆除噪音發聲器。
經過近一個月的整治,該區域的噪音類報警、投訴下降了56%。陳先生告訴記者:“這段時間即使不下樓也能感受到周邊的環境在逐漸變好,高音喇叭的聲音基本上聽不到了。”同時,建設街道也正在積極探索長效化管理,防止噪音污染情況反彈。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