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縣城時代新城小區的幾位業主打來熱線電話,稱小區物業在沒有發通知的情況下,將小區公共綠地改造成了一個垃圾池,給附近幾幢樓的業主帶來了不小的影響。不僅如此,對于這個垃圾池,大家心里都有很多疑惑。
業主們所說的垃圾池,建造在小區3幢和4幢之間的一塊空地上。記者看到,垃圾池內擺放了一堆枯樹枝、一些裝滿垃圾的麻袋,以及兩個大垃圾桶,而在垃圾池的四周,業主們還拉上了橫幅,以表達對建造垃圾池事件的不滿。“造之前都沒有公示過,也沒有開過業主大會,沒有經過我們業主的同意,我們作為利害攸關方,事先根本就不知情。”業主張先生告訴記者。
另一位業主王女士則表示,這個垃圾池大約是20多天前建起來的,至于為什么要建,以及建好后的具體用途,大家都不知道。
“之前是說用來堆放建筑垃圾,我們這里很多居民都在反對,這樣一來,他們又改口說堆放僵尸車,但現在里面堆放的東西,我們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只知道有兩個放生活垃圾的垃圾桶。”王女士說,這片區域原本是一片竹林,旁邊有一個活動區域,平時來鍛煉的老人孩子比較多。另外,小區原本就設有垃圾房,對于是否有必要再建一個,大家也持懷疑態度。
有業主說:“我們小區已經造好17年了,產生建筑垃圾的高峰期早就過了,有一個現成的垃圾場不好好利用,再建一個是浪費資源。”
也有業主說:“這么小的小區有一個垃圾房就夠了,沒有必要在這么漂亮的地方,把綠地毀掉,再造一個這么難看的垃圾池。”
帶著業主們的疑問,記者找到了小區物業了解情況。物業總經理朱惠民表示,在3幢和4幢之間建造的是一個垃圾臨時堆放點,當初是業委會做的決定,物業沒有這個權利。隨后,他也叫來了業委會主任裘益民,對相關問題進行了解答。
“建造這個臨時垃圾堆放點,是因為住建局和檢查組多次來檢查后,要求我們配合做好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將清理出來的雜物統一堆放在臨時點。”裘益民說,因為原先的垃圾房太小,很多大的物件都沒有地方堆放,所以需要新建一個,但建筑垃圾仍會堆放在原先的垃圾房內。
另外,對于地點的選擇,業委會也做過綜合考量,“業委會成員在小區內都看過了,現在選的點離兩棟樓的距離都比較遠,相對來說對住戶的影響小一點;另外這個點本來就很亂,我們改造后會更加整潔。所以當時業委會集體商量決定將它作為臨時堆放點,但是我們欠缺的一點就是沒有召開業主代表大會。”裘益民說。
裘益民表示,在業主們提出反對意見后,他也和3幢、4幢的樓道長進行過電話溝通,對于大家的顧慮,他能理解,也愿意給出承諾:“首先這個點不會產生生活垃圾和有害物質,我們也和物業溝通好了。另外,針對有業主提出的不美觀等問題,到時候會加建蓋頂,我們也打算把它涂鴉一下,如果業主有其它建議也可以提出來,我們花一點錢,把它美化一下。”
裘益民表示,接下去,他們也會加大與業主的溝通,更好地收集大家的意見和建議,將這件事妥善處理好。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