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8月29日訊(浙江在線通訊員 湯富平 時曉麗 袁于萍 記者 余麗)近年來,浙江省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緊緊圍繞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需要,大力推動基礎測繪、航空航天攝影、海洋測繪等項目建設,致力于打造浙江全方位、立體的地理信息資源體系,并推進地理信息資源成果廣泛應用于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民生保障。
臺風“利奇馬”造成我省多地受災。面對災情,浙江省第二測繪院迅速奔赴災區一線,為應急救援提供了測繪保障。圖為該院應急測繪隊伍利用無人機裝備獲取永嘉山早村災害發生地的現場數據。 李小鵬 攝
遙感影像
夯實保障服務基礎
“徐工,真的是太感謝你們了,我女兒家的拆遷問題終于解決了!”
8月22日,浙江省第二測繪院高級工程師徐燕接到一個電話。打電話的是紹興市越城區馬山鎮漁港村俞金根。2007年夏天,俞金根女兒的房屋面臨拆遷,但拆遷補償面積一直與當地拆遷部門存在爭議。于是,俞金根替女兒向浙江省第二測繪院申請了房屋測量技術服務。技術人員利用歷史影像和加密資料,在極短的時間內恢復了立體模型,測量出了爭議房屋的高度和面積。前不久,當事人利用浙江省第二測繪院出具的歷史航片建筑物甄別航測成圖技術說明報告解決了拆遷爭議問題,并額外獲得了40余萬元的補償款。
其實,測繪航空影像的價值不僅僅如此,在空間規劃實施、自然資源審計、林業資源變更調查、生態環境保護、水域變化監測等方面它也發揮了重要的基礎數據支撐保障作用。第三次國土調查我省就以優于0.2米的航空影像為底圖,在滿足國家要求的基礎上提升了調查的精細化程度,確保了調查工作進度和成果質量位于全國前列,得到了自然資源部的充分肯定。
如今,隨著技術和裝備能力的不斷加強,浙江省測繪影像獲取能力也在不斷提升,目前已形成了覆蓋空、天、地、海的立體協同數據獲取能力,實現了全省優于2米中分辨率航天影像以及0.5米高分辨率航天影像分別每年獲取一次、0.2米高分辨率航空影像定期更新。并通過省市統籌這一創新工作機制,不僅提升了影像獲取范圍,還節約了財政資金。
基礎底圖
改變生活工作方式
當你拿著手機,使用導航、打車、訂餐等便捷服務時;當你乘坐高鐵疾馳而過,拉近一座座城市間的距離時,可能不會想到,這一切都離不開精準的空間定位,離不開詳細的地理信息數據,而這些數據的獲取就是測繪地理信息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浙江省高度重視基礎測繪工作,通過不斷探索創新,建立了城市現代測繪基準、基礎航空攝影定期獲取機制,完善了基礎測繪管理機制和標準體系,實現了基本地形圖全覆蓋。省級1:10000基礎地理信息數據“3613”更新機制得到全面實施,更新速度處于全國領先水平,有力支撐了全省經濟社會發展。
為更加適應“數字浙江”建設和社會對高精度、精細化服務的迫切需求,我省近年來以基礎測繪轉型升級為重點,探索實施基礎地理信息資源持續快速更新,按需提供標準化和定制化產品的智能化基礎測繪體系。目前,全省已啟動1:2000比例尺基礎地理信息資源更新工作,涉及城鎮空間、農業空間的地理信息資源每2年更新一次,涉及生態空間的地理信息資源每5年更新一次。1∶2000地理信息資源較好地滿足了地方空間規劃、“生態廊道”、“低丘緩坡開發”、“坡地村鎮”、“廢棄村鎮調查”及“最多跑一次”等工作的需求。
海洋測繪
助力浙江海洋經濟發展
我省是海洋大省,海洋資源豐富,發展潛力巨大。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上浙江”的重大戰略舉措。而開發海洋資源,發展海洋經濟,離不開海洋測繪保障。可以說海洋測繪工作是建設“海上浙江”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
溫州市甌飛工程是全國單體最大的圍墾工程,圍墾位于甌江與飛云江之間的灘涂。在一期圍墾項目中,海洋測繪成果為重點區域的灘涂資源監測和灘涂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提供了第一手資料,保障了項目按時保質完成。甌飛工程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溫州可用土地極少的局面,推動了經濟持續發展。
在服務海洋防災減災、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海洋測繪也必不可少。如我省在各大海島周邊開展以清理違建漁場、養殖設施為重點的“一打三整治”專項執法行動中,向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申領了海洋測繪成果和各個時期的歷史影像資料。通過對比多個歷史時期的高分影像資料數據,為專項整治工作提供了科學、合理的拆違依據。浙江省第一測繪院開發的浙江省海洋災害應急指揮平臺、災害承災體調查成果信息平臺,為計算、分析和預報各種海嘯、風暴潮等海洋災害提供了有力支撐。特別是其將海底地形數據、灘涂地形數據應用于浙江省海洋災害應急指揮平臺,有效提高了平臺災害預警的準確性。
除此之外,新修訂的《浙江省測繪地理信息條例》已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條例》將地下空間和管線普查、城市三維實景數據建設和更新工作明確納入基礎測繪范疇。未來,隨著航空航天影像、基本比例尺地形圖測繪和海洋測繪機制的進一步完善,以及城市地下空間等工作的推進,覆蓋浙江天上海底、地上地下全方位的地理信息資源體系將更加完善,為浙江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好的支撐保障。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