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全國大中型水庫無一垮壩,主要江河堤防無一決口,最大程度減輕了洪澇干旱災害損失。”在8月27日水利部舉辦的水旱災害防御工作階段成果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防總秘書長、水利部副部長兼應急管理部副部長葉建春表示。
據介紹,今年入汛以來,強降雨過程多,超警河流多,水旱災害防御任務十分艱巨。一方面,入汛以來,全國共出現32次強降雨過程,平均降水量449毫米,較常年同期(446毫米)略偏多,呈“南北多、中間少”分布。另一方面,大江大河洪水南北并發,五大流域共發生11次編號洪水,有25個?。▍^、市)585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超警河流條數與同等測報條件下的2017年、2018年相比分別偏多31%、52%。
從旱情來看,今年全國旱情總體偏輕。據統計,高峰期(7月初)作物受旱面積5503萬畝(常年同期7947萬畝),116萬人因旱發生臨時飲水困難(常年同期428萬人),較常年同期偏輕。
葉建春介紹,今年以來多次啟動水旱災害防御Ⅲ級和Ⅳ級應急響應,先后派出了82個工作組,財政部下達水利救災資金16.73億元,指導支持地方做好洪水防范和抗旱保供水工作。葉建春認為,水旱災害防御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與部門協同合作密不可分。水利部今年加強了與中國氣象局等部門聯合會商,與應急管理部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向應急管理部發送汛情通報24期,提請預置搶險隊伍和物資。
當前,全國雖已進入后汛期,但臺風生成和發展仍十分活躍。水利部水文水資源監測預報中心副主任劉志雨介紹,預計秋季全國降水總體較常年略偏多,華西地區可能發生秋汛,部分河流可能發生較大洪水。結合歷史統計規律,預計黃河中游渭河,長江上游嘉陵江、中游漢江等流域降雨量較常年將偏多,可能發生秋汛,部分支流可能發生較大洪水。
對此,水利部水旱災害防御司司長田以堂表示,一方面,水利部門要早做預報,做好防御工作;另一方面,要做好華西地區山洪災害的防御工作。此外,要做好水庫的安全運用,發生秋汛以后,如果水庫運用不好,不能夠事先預泄攔洪,就有可能導致下游發生洪澇災害。小型水庫要按照水利部提出的“三個責任人”“三個重點環節”做好防御工作,大中型水庫要做好防洪調度,充分發揮水庫的功能。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