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工作人員在現場檢測放射源。何德炬攝
為進一步規范核技術應用單位的核與輻射安全管理,強化核與輻射安全從業者的守法意識和安全意識,今年以來,安徽省蕪湖市生態環境局扎實開展放射源安全保障執法行動,對全市持證運行的所有155家核技術利用單位進行全面的年度輻射安全檢查。
截至2019年8月,已督促安徽鑫科銅業有限公司等兩家單位安全送貯28枚閑置放射源,確保了蕪湖市輻射環境安全。
深入企業排查問題
安徽港口集團蕪湖有限公司裕溪口分公司位于蕪湖市較偏遠的鳩江區境內。這家公司正面臨著市場對煤炭需求萎縮和業務轉型,原有含源元素分析儀、在線灰分儀處于閑置狀態。
“這種類型的企業,生產線大多已經停產,工作人員可能存在麻痹大意心理,閑置放射源存在較大輻射安全隱患。我們及時跟進,將這家公司閑置放射源收貯列入年度輻射安全檢查和服務重點。”蕪湖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張東說。
上半年,監管人員多次通過電話與企業負責人進行溝通,先后3次到這家企業宣傳輻射法律法規。“每次,我們都要到放射源使用場所進行現場指導,強化企業負責人安全防范意識”,張東說。經協調幫助,企業與省輻射站溝通聯系,已在近期完成了全部12枚閑置放射源送貯。目前,相關部門正按程序對其輻射安全許可證進行注銷。
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楚江特鋼有限公司均位于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主要從事有色金屬壓延加工。因母公司屬于上市企業且業務在國內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其近幾年發展較快,生產線上測厚儀內置放射源總數約占全市的1/3,如管理不到位,將會存在極大的安全風險。
為此,市生態環境局主要負責人高度重視,親自抓輻射監管。分管負責人具體抓推進,數次帶領輻射監管人員主動上門,耐心細致地做企業高管人員的說服工作,講解放射源使用過程存在的安全隱患,從經濟、安全風險、社會維穩等多角度綜合比較分析,最終使企業高管認識到輻射安全的重要性和置換低風險裝置的必要性。
“目前,已促成上述兩家企業近3年安全送貯20枚閑置放射源,置換成18臺X射線測厚裝置,既保障了生產平穩運行,又大大降低了輻射環境風險。”蕪湖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白加黑”織密輻射監測網絡
通過檢查發現,部分核技術利用單位存在放射源、射線裝置賬物不符、工作場所隨意變動等情況,閑置放射源未能及時安全送貯,輻射環境安全存在隱患。
“你好,我們是市生態環境局的工作人員……”通過近幾年不斷地努力,蕪湖市已逐步摸清所有核技術利用單位放射源、射線裝置數量、種類等家底,有力地保證了監管有依據、處罰不盲目、服務能及時。
同時,在輻射安全監管工作中有的放矢,對癥下藥。加大執法力度,對放射源和射線裝置使用、銷售單位開展全面梳理、逐點排查,逐個上門對放射源、射線裝置使用現狀現場進行盤點、登記造冊,做到“一企一檔”,建立放射源、射線裝置臺賬,定期盤查,明確去向。
對放射源使用重點監管對象,在檢查時全部進行現場執法檢測,對發現的問題限期要求其整改到位。
此外,嚴格放射源停用、轉移、回收屬地管理報告負責制,及時對全國核技術利用輻射安全監管系統信息進行更新,確保家底清楚、放射源賬物相符、處于安全可控狀態。
“我們使用電子監控等安保設施,‘白加黑’二十四小時進行監管,且不定時進行抽查、核實。”張東說,對來蕪湖開展伽馬射線探傷單位,從源進市到源出市,對單位資質、人員持證、現場防護、工作臺賬等,采取全過程監管,確保不出現疏漏,確保無縫對接,確保安全第一。
檢查中發現部分核技術利用單位存在輻射防護機構負責人未參加輻射安全與防護培訓,未做到全面持證上崗,管理不夠科學,導致防護措施不到位等情況。
蕪湖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市公安、應急、衛健委等部門,強化相關核技術利用單位放射源使用期間的安全保衛和監管,督促其輻射機構負責人和所有操作人員及時參加核與輻射安全初級知識培訓,確保相關人員認識到位、安保措施到位、輻射防范工作到位。
此外,完成了市本級和各縣區、經開區、安徽省江北產業集中區《輻射事故應急預案》修訂(或制訂)工作,通過開展市本級和參與省級輻射事故應急演練,不僅提升了輻射事故應急能力,為有效應對突發輻射環境事件夯實基礎,而且在實踐中鍛煉了監管、監測隊伍。
寓服務于監管之中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幫助企業解決問題,不如教會其解決問題的方法。
年初以來,蕪湖市已全面實行輻射類項目、輻射安全許可證不見面審批,提高了行政審批效率,贏得了群眾的認可。
“為了對核技術利用單位加強指導,我們通過建立核技術利用管理群,隨時開展咨詢服務,避免核技術利用單位在辦事中走彎路,寓服務于監管之中。”蕪湖市生態環境局輻射科胡泳說。
市生態環境局主動邀請省內有關培訓機構來蕪湖開設輻射安全與防護知識專場培訓,近3年已累計培訓輻射工作人員、管理人員1030余人,尤其是加強對核技術利用單位輻射機構負責人和縣區生態環境部門輻射監督員的培訓。
“既方便了核技術利用單位和監管部門人員培訓,又進一步提升了基層生態環境部門監管、核技術利用單位人員的核安全文化意識。”張東說。
此外,蕪湖市生態環境局積極與蕪湖人民廣播電臺等新聞媒體聯系,通過邀請專家座談、現場檢測、走進社區和部分投訴人家庭等多種形式開展輻射風險溝通,妥善化解輻射環境糾紛。通過抓住輻射安全監管重點,全力排查輻射安全隱患,蕪湖市近幾年無任何輻射事故發生。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