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鄲市復興區投入200余萬元,購買小型沖洗車100輛,配發給各社區,與大型灑水車實現了無縫銜接。
針對在大氣污染源解析中,揚塵污染源貢獻率為首的實際情況,河北省邯鄲市復興區近日以“六動”機制,即領導帶動、專班推動、專家互動、裝備助動、政企聯動、機制推動,發力治理揚塵污染源,推動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領導帶動,專班推動
新興鑄管幼兒園南側無名道路兩側建筑垃圾未覆蓋,原方圓拆遷工地建筑垃圾覆蓋不到位……
近日,在《復興視窗》公眾號平臺“紅黑榜”上,復興區公布了當天問題情況及負責人。
據了解,在揚塵治理方面,復興區要求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及各區級領導率先垂范,開展揚塵污染夜查,并實施日通報、周分析、月過堂。
區揚塵辦每天在《復興視窗》公眾號曝光問題單位及責任負責人,限期高標準整改到位,并逐項開展“回頭看”。周分析中,區揚塵辦集中梳理綜合數據、面臨形勢、存在問題、管控建議,為階段性綜合指數變化提供科學研判。月過堂中,復興區逐一聽取“1+31”成員單位工作開展情況、存在問題及下一步工作舉措。對綜合指數排名后三位的鄉鎮、街道,責成向區委、區政府說明情況,并現場表態發言。
在復興區金豐裕園,小區道路干凈整潔,綠草青青、櫻花盛開。三豐園社區書記弓連芳告訴記者,小區不僅“面子”干凈,“里子”也干凈。
據介紹,為打好揚塵污染攻堅戰,復興區成立了由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任組長的揚塵治理專班,統籌開展揚塵治理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專班成立以來,對各類揚塵問題開展了拉網式排查,共排查問題129個。同時,對照排查發現問題,第一時間利用交辦卡對責任單位進行交辦,利用提醒函對分管區級領導進行提醒。同時,對建筑工地及線性工程排查出的問題實行“一票否決制”,對未達到“6+2”個百分百要求的一律先停后治,并由揚塵專班、區住建局等部門進行聯合驗收。
通過拉網式排查整治,復興區共清運各類拆違垃圾1.5萬余車(次),共計14.8萬余立方米,實現了“雙違”和拆違垃圾雙“清零”目標。
專家互動,裝備助動
為精準管控揚塵污染,復興區聘請了大氣污染治理專家團隊,每天對各項污染數據特別是顆粒物數據,進行分析研判并提出具體管控措施,開展“專家+N”巡查。
大氣專家組結合區住建局、交通局、城管局、發改局等揚塵治理主要責任單位,運用無人機航拍、監測車走航分析等先進監測設備,對污染源精確鎖定,精準治理。同時,區揚塵辦聯合大氣專家組不間斷對鄉鎮、街道環保人員及駐廠員進行業務培訓,明確階段性大氣治理重點,不斷提高環保隊伍專業能力。
科技與設備互動,是復興區控制揚塵污染的又一重要舉措。今年以來,復興區共投入200余萬元,購買小型沖洗車100輛,配發各個社區,與大型灑水車無縫銜接。每天出動大型機掃車、灑水車、霧炮車等24小時不間斷對主次干道路面清掃、灑水抑塵。同時,全區對背街小巷、物流企業、樓宇房頂等開展每周一次“雙清”,每月一次“洗城”行動,控制揚塵污染,取得了明顯成效。
政企聯動,機制推動
“天藍了、樹綠了,窗臺上都沒灰塵了?!睆团d區金豐裕園居民薛女士說,小區近期保潔工作十分到位,不只是道路、花園,就連樓道拐角等邊邊角角的地方也不見絲毫雜物。
這樣的改善,得益于政企聯手開展的清掃行動。復興區政府積極協調河鋼邯鋼與洗選廠,發揮國有企業示范帶頭作用,積極帶動轄區企業與地方政府聯合共治。近期,河鋼邯鋼集團共出動2000余人(次),出動大型機掃車、霧炮車10余臺、小型沖洗車30余輛,與復興區環衛工人共同對主要街道進行清掃。
此外,復興區完善體制機制,先后制定印發了《復興區鄉鎮、街道環境空氣質量考核問責辦法》《復興區大氣污染熱點網格反饋和獎懲機制》等制度。從7月開始,對鄉鎮站、熱點網格等進行考核排名,獎優罰劣。對各類生態環境污染行為及揚塵問題持續加大問責力度。
今年上半年,復興區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和PM2.5平均濃度同比分別下降0.26%、1.24%。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