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時節,蓮都區老竹畬族鎮新陶村的荷花開得正鬧,游人如織,民宿盈客,好一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
這里有“接天蓮葉無窮碧”的綠色發展。新陶村在新屋和陶村兩個行政村合并之后,選出了自己的“當家人”——村黨委書記鄭建全,理清了發展思路:“紅色文化興村、綠色發展強村”,建戶外拓展項目,修古民居,啟動石門源改造項目,一切從無到有,有計劃地建起了攬青原色、映日荷塘、云曦山舍等八家精品民宿。
這里也有“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紅色基因。1928年,中共南鄉區委在新屋自然村秘密成立,解放前涌現出鄭和齋、鄭志浩等多名革命烈士。近年來,在鄭建全的努力下,村兩委干部帶頭墊資修建南鄉革命紀念館,改造南鄉食堂為紅色主題食堂,每年接待游客1.2萬余人次,營業額約18萬元。
“我們村是紅軍根據地特色村之一,出了很多英雄人物,我從小就是聽著鄭和齋的故事長大?!?013年在外經商、年賺百萬的鄭建全毅然返鄉。在別人眼里,新陶村就是個“空殼村”,可是鄭建全卻認為新陶是座“大金山”。他回到家鄉擔任村支書,全心全意當起了鄉村振興“領頭雁”。
想致富,先修路,他到村任職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將村內的土路全部澆筑成水泥路,同時全面開展露天糞坑的清理整治。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鄭建全墊資20多萬元,舉全村之力治水,完成了河道清理和河道兩岸綠化美化。
回村之后,鄭建全第一眼看中的就是紅色資源?!皞鞒懈锩瘢搅宋覀冞@代人,要有新的精神境界。帶領老百姓致富就是浙西南革命精神新的傳承,因為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编嵔ㄈ痛鍍晌刹空f干就干,他們流轉土地300余畝,在村頭種植了荷花;流轉山林350余畝,開辟古道,發展民宿經濟。最重要的是,他帶頭建起的新陶村第一個紅色文化項目——南鄉革命紀念館,至今仍被村民們認為是新陶鄉村振興的轉折點。
“資金缺口大,是村一級自建革命紀念館的最大障礙?!编嵔ㄈ懿块T,問企業,訪農戶,最后還是在村兩委自身“開了刀”:他帶頭墊資30多萬元,并帶動村兩委干部每人墊資10萬元。2016年,紀念館提前建成對外開放,吸引了各地黨員來此開展紅色教育活動。截至目前,南鄉革命紀念館已經接待上海、杭州以及我市各單位大小活動280余次,1.5萬人次。
如今,新陶村成為麗水市黨史教育基地,每天都有近百人前來學習參觀,進一步帶動了當地民宿、農家樂的發展,年接待游客2.5萬人次,新增集體經濟收入20萬元,成為人才和資金“上山下鄉”后,“紅色”資源帶動“綠色”發展,進而助推鄉村振興的典型案例。
近5年來,新陶村集體種植處州白蓮70多畝,種植茶葉130畝,水果采摘園100多畝、農業觀光園200多畝,這些不僅拓寬了新陶村村集體收入來源,更是新陶村的一道靚麗風景線。更讓人佩服的是,鄭建全還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了山坡極速滑草、紅軍叢林闖關、各個年代的3D墻等體驗游玩項目,讓更多城市人在節假日和療休養期間走進了新陶村、住進了民宿。
健身廣場、文化長廊、紅軍橋、廉文化教育基地、南鄉食堂等文化設施依次建成,百畝荷花觀賞區、生態茶園采摘、種植親子互動游玩等項目也有序落地,鄭建全卻并沒有放棄繼續規劃鄉村、謀劃未來美好生活的宏愿。
“忠誠使命、求是挺進、植根人民,浙西南革命精神一直引領著我們,紅色鄉村就要在青山綠水間永放光彩。”鄭建全說,2018年8月,新陶村的石門源自然村和浙江隱墅鄉村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簽下合約,將對石門源古村進行整村創意化改造,計劃打造16棟生活美學民宿,預計投資五千萬元。
“石門源改造之后,村里原有的50戶村民將搬至南鄉革命紀念館附近,50幢民居將在今年開工建設。”鄭建全告訴記者,現在的石門源自然村只有四五戶人家常住,整村改造搬遷后,新建的50幢民居中,將有20多戶以民宿建設標準遷建。到那時,新陶村的“紅綠”融合發展必將邁入新紀元。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