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昨天曝光兩家企業污染環境、虛假整改問題。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以下簡稱督察組)指出福建省漳浦縣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長期不作為、慢作為,石材礦山非法開采問題突出,生態恢復治理嚴重滯后,第一輪督辦后,“牛奶河”“石粉山”變成“牛奶湖”,群眾反映強烈。
督察組通報的另一起違法案例是央企中國化工集團下屬企業貴州天柱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柱化工)違法排污問題。督察組說,2013年以來,天柱化工受黔東南州、天柱縣兩級環保部門各類處罰多達17次,但這家企業環境違法依舊,問題始終不改,污染情況十分突出。
督察組指出,第一輪督察時指出,違法行為導致采礦區域晴天采礦塵土飛揚,雨天遍地泥漿,常常形成“牛奶河”“石粉山”。為此,福建省和漳州市及漳浦縣均承諾2018年6月底前消滅“牛奶河”。
但是,今年7月第二輪督察進駐后,群眾依然多次投訴漳浦縣非法采礦及石材加工行業污染問題。督察組現場督察發現,漳浦縣非法開采活動猖獗。其中,2014年以來,漳浦縣意發石材有限公司在赤嶺鄉蔡坑礦區長期非法開采,造成大面積山體、植被破壞,下游蔡坑水庫淪為“牛奶湖”;漳浦縣現有持證飾面石材礦山15家,其中14家越界非法開采;“邊開采邊治理”要求形同虛設。漳浦縣礦山開采導致的生態破壞面積達10180畝。“在督察組進駐后,當地政府緊急要求礦主復綠,企業將大量盆栽苗木簡單覆土,甚至直接擺放在場地,搞‘盆栽式復綠’。”督察組說,漳浦綠地建材貿易有限公司自2014年起在綏安鎮違法開山采砂,數百畝山體、林地遭到嚴重破壞,長期無人過問。甚至在督察組現場檢查的當天,漳浦綠地建材貿易有限公司直接在砂石、混凝土地面上鋪設草皮,應付了事。現場檢查時,多數草皮已經枯死。
同時,今年7月第二輪督察時,多家企業生產廢水直接外排,形成多個“牛奶塘”。
督察組指出,去年3月和今年4月,因打擊非法違法采礦不力,漳州市對漳浦縣政府兩次通報。但層層監督、次次通報就是不見落實,整改要求始終停留在紙面,非法采礦導致的嚴重生態破壞長期得不到解決,違法時間之長、破壞程度之大,實屬罕見。
第一輪督察時,天柱化工的問題被督察組指出。督察組說,天柱化工多次敷衍整改。甚至,企業相關負責人兩次被行政拘留。但是,這些均未引起天柱化工重視并進行徹底整改。據督察組介紹,2018年7月,生態環境部在組織抽查天柱化工有限公司督察整改情況時,發現該企業渣場防滲措施仍不完善,鋇渣繼續隨意傾倒,環境污染和隱患突出;2018年11月,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進駐貴州期間,天柱化工以專家論證意見應付督察組,聲稱二期渣場底部存在天然防滲層,能夠滿足渣場建設要求。但督察組經過深入檢查后明確指出,天柱化工督察整改不力,渣場未按要求設置隔離及防滲措施,廢渣與外環境直接接觸,缺乏防雨設施,造成環境污染。
今年7月第二輪現場督察發現,天柱化工渣場管理混亂,鋇渣未經任何處置或檢測,直接送入渣場填埋。現場采樣監測,被填埋的鋇渣浸出液鋇及其化合物平均濃度高達2000毫克每升,超過入場填埋標準12倍。
督察組指出,漳浦縣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對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整改要求陽奉陰違,甚至突擊整改、假裝整改。對群眾反映的生態環境問題漠然視之,敷衍塞責。督察組將進一步核實有關情況,并要求地方依法依規依紀處理、問責到位。
“天柱化工在推進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整改工作中弄虛作假,危廢渣庫環境風險隱患突出;企業環保主體責任不落實,環境違法違規問題突出。”督察組說,天柱化工上級企業河北辛集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直接參與下屬企業的環境違法問題;中國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對所屬企業存在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漠然視之,對虛假整改問題聽之任之。中國化工集團對下屬企業存在的嚴重生態環境問題不了解、不知情,對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公開曝光的下屬企業生態環境問題不關心、不關注,集團內部生態環保責任傳導機制嚴重缺失。
督察組表示,將督促中國化工集團依法依規推進查處和整改。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