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大家對環境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除空氣質量外,水環境質量也備受關注,其好壞直接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昨天,記者從開發區五水辦獲悉,今年,該區圍繞河道“清淤疏浚”、“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從源頭上控制污染源,不斷改善河道水質,治水提質取得明顯成效——上半年該區交接斷面考核結果為優秀,3個出境斷面平均水質達到Ⅲ類,全區實施監測的98條河道(湖泊)平均水質達到Ⅲ類,曬出了一份優秀“成績單”。
清淤疏浚推進治水提質“大決戰”
自“五水共治”開展以來,一條條“美麗河道”再次現身開發區。數據顯示,今年1至6月,該區交接斷面考核結果為優秀,3個出境斷面平均水質達Ⅲ類。出境斷面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總磷3項指標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改善10.6%、44.9%、5.6%。同時,全區實施監測的98條河道(湖泊)平均水質達到Ⅲ類。其中,達到Ⅲ類74條,占75.5%,比去年同期多出56條。
“經過多年來持續不懈的努力,我區治水成果正逐步顯現。”開發區五水辦副主任胡勝勇,自2013年1月該區成立治水辦以來,這是目前全區水質數據最好的時期。“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治水必須實實在在去治,要出實績,絕不能敷衍了事。”他表示,近年來,通過全面、持續、系統的水環境治理,該區整體水質和河道環境質量有了很大改善,全面消滅了黑河、臭河、垃圾河,高標準完成了“剿劣滅Ⅴ”任務,初步實現了水清、岸綠、宜居的整治目標。
在清淤疏浚方面,杭州塘、長纖塘、長水塘3條大河道已完成清淤,今年還將重點抓好海鹽塘清淤,預計明年完成;小河道則每年都有清淤任務,已經全部輪清過,部分河道開始第二次清淤。在此基礎上,為進一步提高區域水體流通性,開發區正積極打通金家浜、黃泥墩港等斷頭河,另有陸倉橋港也被列入計劃。
力爭三年內全面完成“污水零直排區”建設
“污水零直排區”建設,是指全面完善轄區內的污水管網,開展雨污分流,生產、生活和經營活動產生的污水都要實行截污納管、統一收集,經處理達標后排放,最終實現全區污水“應截盡截、應處盡處”,有效解決“反復治、治反復”問題。去年8月,開發區全面鋪開“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工作,1個工業園區(智創園)、2個住宅小區(洪興花園北區、百妙公寓二期)和1個街道(塘匯街道)被列為試點建設任務,實現了排水口“晴天無排水、雨天無污水”,轄區水環境質量進一步提升。
開發區還在全市范圍內率先開展小區陽臺廢水收集納管工程。“我們通過地下雨污分流、地上陽臺立管改造的方式,對全區老舊小區及政府投資項目實施改造工程。”胡勝勇表示,2013年至今,全區累計完成42個居民住宅小區雨污分流入網改造及陽臺廢水收集工程。
“今年,我們將重點推進城南街道‘污水零直排區’街道建設工作,主要包括區域整體管網排查整治,以進一步減少污水排河,力爭到明年底,轄區4個街道全部完成‘污水零直排區’建設。”胡勝勇表示,水污染防治其本身具有的艱巨性、復雜性、長期性等特點,決定了治水必須牢固樹立系統性思維,切實打好攻堅戰和持久戰。
下一步,開發區將以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為主要任務,按照“五水共治只能加強不能放松”的要求,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核心,以全面實現水環境保護為目的,堅持科學治水、依法治水、全民治水,為促進全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創造優美的水生態環境,讓“河暢、水清、岸綠、魚游、景美”早日呈現在大家眼前。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