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天
垃圾分類定時定點
樣本家庭:
朱萍(海曙區段塘街道南都社區居民)
分類感言:
都說垃圾分類是新時尚。雖然我已經退休了,但我依舊滿懷期待成為一名“時尚老人”。垃圾分類工作很具體、很細碎,容易出現紕漏,需要我們繼續出力,也需要相關部門和專業人士提供幫助。
近段時間,居住在海曙區段塘街道南都社區的朱萍格外忙碌。除了照顧家人、參與各類社區活動外,朱萍還肩負著社區垃圾分類志愿者的職責。她很興奮,卻也心存忐忑。
困擾朱萍的頭號難題,就是垃圾的定時定點投放和收運。
為了縮短垃圾的存放時間和周轉時間,減少垃圾污染,幫助社區居民養成良好的垃圾分類習慣,“定時定點”勢在必行。但“定時”如何確定時間范圍,“定點”如何選址,都需要反復斟酌、精準施策。
要“強硬”也要“溫柔”
在很多先行探索垃圾分類的國家和城市,定時投放和收運已成為必須執行的硬性規定。
不久前印發的《寧波市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指南》提到,生活垃圾投放人應根據所在場所的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公示的投放時間、投放地點,將各類垃圾投放至對應的垃圾收集容器內。
對此,朱萍舉雙手支持?!叭绻?4小時都能扔垃圾,會對社區干部、志愿者和桶邊督導員造成很大的壓力。集中到一個時間段后,既能減輕工作負擔,又能提高收運效率,還有助于習慣養成?!?/p>
但細化到具體時間時,問題還是顯露出來了。朱萍的女兒在上海工作,早早體驗了垃圾分類定時投放和收運。由于工作地點距離居所較遠,她常常錯過早晚各一次的投放時間。朱萍擔心,如果寧波全面實行垃圾分類定時投放后,居民因錯過時間在樓道里丟棄垃圾,付出的人力成本會更加高昂。
垃圾的收運時間也值得商榷。“現行的收運時間是上午6點至7點和下午1點至2點,傍晚傾倒的廚余垃圾堆積成山,要過一夜才能被處理。近幾日趕上高溫,垃圾量大,水果皮尤其多,吸引了大量的蒼蠅,會影響正常生活。”朱萍表示,即便居民和志愿者的積極性很高,也只能對著滿滿的垃圾桶“干瞪眼”。
能否制定出合理的垃圾投放時間和收運時間,兼顧不同群體的需求?事實上,已有其他城市做出了這樣的嘗試。
上海制定出臺了《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定時定點制度實施工作導則》,通過精細化管理做到“一小區一方案”,計劃通過安裝監控、設置“誤時投放點”等方式,便于錯過投放時間的人群投放垃圾。廣州也嘗試增加了“誤時投放點”,同時引進智能化機器,分析居民投放垃圾的高頻時間段,避免“一刀切”。
寧波各區縣(市)會根據收運車輛、收運站點的分布情況,因地制宜“柔性”設置收運時間。記者將南都社區居民的建議反饋給海曙區垃圾分類辦后,相關負責人當即承諾次日行動:“我們會盡快了解情況并溝通協商,在確保垃圾收運有序進行的前提下兼顧居民的需求?!?/p>
垃圾投放點“鄰避效應”如何解
相較于仍在探索階段的“定時”,“定點”工作做得更早,接受度更高,但也存在不少頑疾。
實行“撤桶并點”前,南都社區的8個小區有189個樓道,每個樓道安放一組垃圾桶,如今已縮減到71組,但這和社區的目標相距甚遠?!罢麄€社區約2400戶人家,目標是每組垃圾桶覆蓋300戶,目前只能做到每組覆蓋約34戶。”朱萍說。
背后的原因,是南都社區居民樓之間距離過近,沒有為集中垃圾投放點預留位置,致使選址困難。跟隨朱萍在各小區轉一圈后,記者注意到,現有的垃圾桶大多放置在兩棟樓之間,距離二層住戶窗戶四五米,遠的也只有六七米。夏天垃圾桶氣味大,若將大批垃圾桶集中到一點,必然會影響到二層住戶,引發抵觸情緒。
為此,朱萍和她的伙伴去居民家里親身體驗,不得不承認,垃圾投放點的“鄰避效應”真實存在,應設法通過其他途徑解決。
比較現實的解決方式,是建設半封閉或全封閉的垃圾房。寧波不少老舊小區建設了這樣的垃圾房,由清潔人員定期維護。杭州的部分社區還創新設置“房長”,要求他們簽署聘書,做好垃圾分類的宣傳引導工作。
“南都社區找不到合適的空地建設垃圾房,‘鄰避效應’較難消除。所以,我們期盼政府或企業支持社區建設除味、除菌效果更好的垃圾房?!敝炱颊f,現階段她只能挨家挨戶做工作,但她對未來充滿暢想,“開辟低溫冷藏的環境,安裝殺菌設備,外觀上也做一些巧妙設計,讓過路的居民看不出、也聞不出”。
對此,市垃圾分類辦的回應也簡潔有力:未來會倡導、鼓勵企業加大力度在垃圾分類領域開展研發創新,為有需求的社區提供科學解決方案。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