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圖:臨安區“三改一拆”辦
近日,全省發布第三批“無違建縣(市、區)”結果通報,臨安區榜上有名。至此,繼淳安、桐廬之后,杭州已有三個“無違建縣(市、區)”,為全市“無違建”創建再上臺階,實現“基本無違建市”目標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從‘基本無違建縣(市、區)’到‘無違建縣(市、區)’,臨安區譜寫了一曲曲振奮人心的‘拆改’凱歌,拆出了臨安新速度、改出了群眾獲得感。”臨安區“三改一拆”辦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無違建”創建,為當地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穩步健康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有力助推當地美麗城鎮建設。
玲瓏街道:老工業強鎮煥新顏,“拆”出產業發展新空間
當駛入臨安區玲瓏街道入城口,道路兩旁林立的現代企業廠房迎面透出經濟強、產業興的強烈氣息,而當鄰近街道辦事處,花色旖旎的花海公園、綿延的綠道無聲傳遞著此處百姓安居樂業的幸福感。
“我們這里出去的小伙,很多年都不敢把自己的丈母娘家人帶回來。今年,有一小伙回來看到街道的變化,專門把溫州的丈母娘一家接回來住,還請我和村主任吃飯,說看到家鄉變得這么美,他的‘腰桿’也能挺直了。”街道夏禹橋村黨總支書記樂呵呵地告訴記者,“這些變化都得益于街道大力推進‘三改一拆’和小城鎮整治工作。”
為徹底改變夏禹橋村多年未變的“老舊差”環境面貌,去年以來,玲瓏街道將夏禹橋北側原精品街整治路段納入城中村改造。“一期的拆遷是首先遇到的‘硬骨頭’。”當地街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老百姓都是不愿意搬走的,為確保拆遷工作有序推進,工作人員便拿著規劃圖紙一家家上門做思想工作,為居民描繪未來的發展場景。”通過大家不懈的努力,最終項目總體規劃的242畝土地,全部于去年年中完成土地征用。
利用拆出的空間,街道先是貫通了綠道、建起了公園,還精心規劃了商業綜合體、安置區、幼兒園、農貿市場等項目。街道負責人自豪地告訴記者:“當時對拆改工作有抵觸的個別村民現在經常在綠道上散步,一見到我,說拆了就是好,街道面貌大變樣,他們都等著新房建好自己再買了住進去。”
不僅如此,通過幾年的拆遷平整,玲瓏街道還開發了占地68畝的南洋高新產業園,“我們計劃投資5億建造標準廠房和寫字樓,預計可產生15億元的銷售產值,每年預計可產生稅收6000萬元。”街道負責人告訴記者,園區現已有兩家企業項目落地,未來還將引進20余家科技型企業,拆改工作不僅改變了當地的環境面貌,提升了百姓的宜居指數,更為街道的產業發展升級拆出了空間、盤活了資源。
該街道負責人表示,“今年‘三改一拆’工作還在繼續向周邊村下沉,未來還要借著‘三改一拆’改變更多村的面貌,讓更多村都能享受拆改釋放出的空間優化、資源盤活紅利。”
於潛鎮:全域整治全鎮美,“改”出美麗城鎮建設好“棋盤”
於潛鎮作為臨安區副中心鎮之一,繼成功通過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驗收之后,憑借扎實的整治基礎、突出的“拆違”表現,成功入選全市“美麗城鎮”創建名單,預計2019年完成85%美麗城鎮項目建設,在2020年迎接驗收大考。
“無論是小城鎮綜合整治、美麗鄉村建設還是美麗城鎮,都要借助‘三改一拆’東風。沒有‘三改一拆’開的好頭,其他工作就像無根之木,立不起來。”當地美麗城鎮建設負責人開門見山地告訴記者。
去年以來,於潛鎮堅持以“拆”為突破口,圍繞全域拆、專項拆、城改拆,強勢推進拆違拆舊拆遷工作,完成小城鎮拆違980余處10.4萬平方米。
不僅如此,圍繞該區精心規劃打造的“八線十景”,當地按照“拆、整、補、添、改、露、遮、攔、換、建”十字方針,對公路及沿線環境進行大刀闊斧綜合整治,實現綠化上提升、色彩上豐富、節點上出彩。
自“八線十景”工程啟動以來,當地已拆除違法建筑36萬平方米,整治公路及沿線各類視覺污染點15981處、房屋立面35萬平方米、圍墻60余公里,各類桿線446公里,新增綠化彩化面積68.5萬平方米,并完成了近1000戶農家樂經營戶規范化管理、242個村的垃圾分類處置、秀美庭園創建和農村生活污水處理。
通過整治提升,實現公路一季一景、一段一景、一路一景,打造移步換景的“流動公園”。“其中6景將于今年國慶期間亮相,喜迎新中國成立70周年。”當地“三改一拆”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以前集鎮向往市區的硬件配套、鄉村的自然環境,現在硬件和環境都趕上來了,下一步,‘三改一拆’工作還要向周邊的鄉村輻射滲透,為美麗城鎮、美麗鄉村建設注入動力保障。”談到今年“三改一拆”工作的發力點,臨安區“三改一拆”辦相關負責人擲地有聲。
眼下,隨著成功創建“無違建縣(市、區)”,臨安又在全區范圍內啟動了全域拆整美麗村(社)創建、美麗城鎮創建、示范型村落景區創建“三大比拼”促美麗活動,由當地“三改一拆”辦(區鎮治辦)牽頭,深入貫徹杭州“美麗城鎮 美麗鄉村”比學趕超活動,以“拆”為突破口,通過拆整結合,為美麗城鎮、美麗鄉村建設提供注入源源不斷的基礎動能。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