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傍晚,在常山縣新昌鄉巖前村文化禮堂門口,一個百余平方米的停車場上,幾輛小車整齊地停放著。一旁還有村民在打球、跳舞。村黨支部書記程獻光介紹,這里原來是一處閑置多年的舊房,旁邊還有成堆的雜物,有礙觀瞻,借著農房整治“東風”,村干部經過與戶主多次溝通,前不久舊房拆除后建成了停車場,受到村民點贊。
像這樣的拆后利用,提升村莊風貌,在新昌各村隨處可見。農房整治風貌提升工作開展以來,新昌鄉黨委政府堅持做好“拆、改、美”三篇文章,統籌兼顧、綜合施策、拆整并舉,全面推進“全域景區化”建設。
長椅、涼亭、石砌護欄、停車場、重新修繕的余氏宗祠,猶如“入畫”之感;“一戶多宅”拆除后,回饋給村民的是幾百平方米的口袋公園......在泰安村,農房整治后的小游園、小公園、微綠地也越來越多。
“一些拆完房子要扔掉的建筑垃圾,村里的黨員廢物利用,妝點一個個美麗的庭院。”郭塘村村民徐秀明說,村里號召大家把農房整治拆除后余留的空地改造成休閑娛樂的美麗庭院,并將整治中閑置的各類農事物件變為花盆器皿,將整治后留下的磚瓦鋪成路堆成景,一個個規劃科學、布局合理、創意環保、美觀大方的農家院落亮相,使得“庭前花開文明美景”成為村里特色。
目前,全鄉已整治拆除附房、旱廁、棚戶等應整農房1741處,面積5.6萬平方米,一批小型停車場、小節點景觀、小文化廣場正在建設中。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