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今年要對226個生活小區實施污水零直排工程,通過雨污分流切斷小區污染源。目前,第一批92個小區已率先開工,41個小區已完工,所有項目力爭10月底前全部完成。
據了解,今年是杭州老舊小區改造的開局之年,也是試點之年。明年起至2022年,杭州將實施老舊小區改造三年行動計劃,將對36萬平方米的老舊小區進行改造,其中包括生活小區污水零直排工程。
老舊小區雨水污水徹底“分家”
為推進生活小區污水零直排工作,2018年拱墅區對和睦新村、倉基新村、董家新村等7個老舊小區實施雨污混接改造試點工作。其中,和睦新村大多建于上世紀90年代,老舊化程度較高,存在雨污混接、管道滲漏和堵塞等各種情況。
針對上述情況,拱墅區將原來雨污管未分的管網進行全部翻新改造,鋪設全新的雨水管和污水管;有分設但混接嚴重的,將原有的一條雨污合流管改造成專用的污水管,將富含磷的陽臺廢水引入附近市政污水管網,另外新鋪設一條雨水管道,接入現有的雨水井。小區地面新建了好幾個污水井,如今的雨水、污水徹底“分家”,清清爽爽。
據拱墅區城管部門介紹,今年這226個小區中包含了一半以上的老舊小區,這些小區因施工條件局限可能導致 “開膛破肚”“戰線延長”等擾民現象。因此,為了減少零直排建設噪聲、揚塵、廢水等影響,施工時,城管部門創新了工作辦法。
“一樓一策”實施零直排改造
226個生活小區,1500余幢住宅建筑,數萬米縱橫交錯的雨污管網。面對紛繁冗雜的零直排施工環境,拱墅區因地制宜,在體現“零直排”功能的同時,注重科學美觀,讓每一處立管設置、每一條分流回路化繁為簡,涇渭分明。
有的實施“頂天立地”法,對樓頂雨水收集、地面窨井或地下管網采取截、裝、改,實現徹底雨污分流;有的老舊小區或回遷安置房實施“分段整改”,結合小區外立面和房屋層高不同情況,對立管做到應改則改、應加則加。
同時,對新建小區實施“一步到位”,提前規劃,嚴格實行雨污分流、配套雨污管網全面到位;對學校、寫字樓等其他設施實施“雙管齊下”,做好可能受污染的初期雨水、陽臺廢水、生活餐飲污水的清污分流和分質分流,通過“一樓一策”,讓零直排施工簡約而不簡單。
“最多挖一次”最大限度減少環境影響
近幾年,拱墅區有不少老舊小區先后實施環境提升、二次供水、污水零直排等項目,眾多民生實事在給老舊小區帶來利好的同時,也不斷刺激著開挖“陣痛”。
2018年,拱墅區“最多挖一次”率先在依錦苑小區試點,將污水零直排、二次供水兩個工程項目結合,在90天時間內做到了“2個項目、1次開挖、同時完工”,收獲了不錯的效果。
今年226個小區污水零直排項目,規模較大,拱墅區提前謀劃,通過成立由22個建設主管部門、管線單位組成的“拉鏈馬路”指揮系統,整合施工信息、施工資源、施工力量,通過“最多挖一次”實現“最大績效,最小擾民”。今年他們將繼續對圣都公寓、橡樹園小區等15個零直排創建小區實施“最多挖一次”,將民生項目真正做到居民心坎里。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