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湖一處河埠頭,30只花箱竟有22只綠化嚴重缺失。這種現象在其他一些河道邊也存在。這也再次向有關管理單位提出問題:河埠頭洗滌該怎么管?河埠頭花箱該如何管?
在鑒湖的一處河埠頭,30只花箱也堵不住市民洗滌的腳步。
核心提示:水鄉紹興,河道密布,式樣繁多的河埠頭隨處可見。幾年前,為阻止沿河居民到河埠頭洗滌,保護水環境,一些部門單位在河埠頭放置木制花箱。然而,不少讀者向本報“民情觀察室”欄目反映,越城區一些河埠頭的花箱處于失管狀態,有的箱體破損,有的箱內雜草叢生,花箱不但沒有成為景觀,反而有煞風景。
花箱能否阻止居民的沿河洗滌行為?失管的花箱該何去何從?本報“民情觀察室”欄目記者展開了調查。
新聞現場
34只花箱“圍堵”一處河埠頭
越城區青甸湖小區南面,毗鄰鑒湖。盛夏清晨,碧波蕩漾的鑒湖,微風徐徐,空氣新鮮,吸引了大量居民前來晨練散步。24日早晨7點多,記者來到鑒湖。從西往東,記者看到,經過鑒湖水環境整治工程的建設,河岸邊一路景點,錯落有致,與鑒湖水交相輝映。
走到“越女天下白”景點旁,有處河埠頭,10多米長。記者數了下,該河埠頭旁一共擺放了30只花箱,呈“U”字型將整個河埠頭團團圍住。每只花箱約1米長,0.7米高。花箱里種植了低矮的綠化,但記者數了數,竟然有22只花箱的綠化嚴重缺失,里面只有零星的幾株幼苗,其中兩只花箱內沒有任何綠化。
在“太白訪賀”景點旁的一處河埠頭,14只花箱一字排開,7只花箱內綠化稀少。再往東的一處河埠頭,擺放的花箱最多,共有34只,密密匝匝,頗為壯觀。但記者看到,兩只花箱嚴重變形,里面僅有泥土,其他多只花箱內只有稀疏的幼苗,有的雜草比綠化茂盛。
“河埠頭的花箱擺放已有兩年,里面的綠化缺失比較常見。”正在河邊散步的董先生告訴記者,“五水共治”以來,鑒湖水清澈了,河岸變美了,游客也多了,但河埠頭的花箱比較煞風景,經常有花箱被踐踏,或綠化被拔走等情況。
采訪時,附近一些居民說,鑒湖河岸建設以來,河埠頭一直存在,以前并沒有花箱,如今放置了花箱,目的只有一個,即阻止居民沿河洗滌衣物。然而,這些花箱并沒有產生預期效果。
記者現場看到,一些河埠頭的花箱被移開,中間留有一條通道,洗滌的居民可自由出入。有些河埠頭的花箱沒有移動,但因其高度低,居民直接翻越花箱。河埠頭,洗衣服、雞鴨的居民絡繹不絕,白色肥皂泡、雞鴨內臟在鑒湖水面上漂浮。
“別拍我,別拍我,難看死了。”見記者在拍攝,一些正在洗滌的婦女紛紛站起來,不停地揮舞著手。之后,她們立即翻越花箱,拎著桶,快步離開河埠頭。
記者從越城區東浦街道治水辦了解到,鑒湖河埠頭的花箱是2017年統一擺放的,共有150只,當初的目的確實是防止居民沿河洗滌衣物。不過,由于一些居民素質問題,這些花箱日常養護難度不小,箱體被人破壞,綠化有的被人拔走,河埠頭邊洗滌依舊。
花箱不能只管放不管養
其實,不只是鑒湖邊河埠頭的花箱“很受傷”,記者在調查時發現,類似的情況在其他河埠頭也有存在。
在天光橋附近的環城河邊,記者看到,不少花箱箱體已褪色,陳舊不堪,箱內雜草叢生。“我們每天在河邊散步,走到失管的花箱旁,就感覺一陣心痛。既然擺放了花箱,就應該加強養護,否則反而影響環城河風貌。”家住府山西路西園小區的袁老伯說。
在越城區書圣故里景區題扇橋一帶,有些花箱的支架已不見,花箱東倒西歪。
在越城區環城東路一帶的環城河兩岸,每處河埠頭均放置了花箱。記者看到,一些花箱內的雜草長勢“喜人”,有近兩米高,低矮的綠化掩映在雜草叢中;有些花箱箱體裂開,里面的泥土散落出來。特別是嘉禾花園小區東側兩處河埠頭花箱,里面的綠化絕跡,箱上竟然擱著幾塊搓衣板。
渡東社區主任袁園說,嘉禾花園小區環城河邊的花箱綠化缺失嚴重,她多次向有關單位反映,但始終找不到花箱放置單位。用花箱阻止居民沿河洗滌的初衷是好的,但養護沒有跟上,反而煞風景。
新聞調查
一年更換綠化10次
才能保持花箱四季常綠
從調查情況看,河埠頭的花箱基本上由屬地政府有關單位設置。設置花箱的目的很明確——阻止周邊居民沿河洗滌。同時,記者了解到,設置這些花箱的成本并不低。“我們在環城河迪蕩段的河埠頭均設置了花箱,成本是每只1000元左右,且使用中破損、補種綠化等情況難以計算。”越城區迪蕩街道治水辦工作人員李田超說,目前他們的花箱仍由施工單位在養護。
東浦街道治水辦有關負責人也表示,他們的花箱按只計價,2017年購買時,每只780元,另外綠化種植和養護還需要一筆費用,每只花箱正常投入使用需1000元左右。“由于花箱內的綠化破壞較多,我們委托第三方在養護,養護成本并不低。”該負責人表示。
采訪時,一些花箱放置單位認為人為損壞導致養護成本加大。但越城區市政園林管理處主任徐波認為,花箱里的花草屬于懸空綠化,箱內土壤深度一般為30厘米,相比落地綠化,養護難度更大、成本更高。一般來說,花箱綠化一年需要更換10次左右,這樣才能保持四季常綠常開。一些花箱綠化養護單位為節省成本,鮮花更換不及時,常常出現鮮花枯萎的情況。
“由于河埠頭的花箱綠化設置的目的特殊,但為了整體美觀,最好以常綠灌木為主,比如杜鵑等,其養護難度相對較小,只要平時澆水、施肥即可。”徐波提醒。
環城河邊的一些花箱里,雜草近兩米高。
新聞縱深
花箱究竟該不該設?
河埠頭究竟應不應該設花箱?“河埠頭放置花箱,是保護水環境的臨時之舉。”采訪時,有鎮街干部這樣表示。
不過,紹興市環城河管理有限公司有關人士說,花箱“圍攻”河埠頭,難以“堵”住老百姓沿河洗滌行為,且花箱建造成本大、綠化養護難,花箱的存在價值不大,且浪費人力物力。在他看來,河埠頭應該保持原有風貌,這些花箱應該盡早撤走。
這一觀點,也得到紹興文理學院商學院公共管理系副主任白文杰博士的認同。他說,河埠頭是紹興河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初設置河埠頭的功能是多樣的,它是微型港口,供船舶停靠。隨著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原有功能逐漸弱化,但文化功能不斷增強,如今已成為紹興水環境的獨特文化符號。用花箱“封堵”河埠頭,這種急功近利的做法不妥當。
“用花箱進行‘軟隔離’的效果并不好,河邊洗滌衣物現象‘濤聲依舊’,不能用‘一隔了之’的做法。沿河洗滌是由來已久的陋習,簡單粗暴的封堵肯定行不通,更多是要宣傳教育,久久為功。”我市水利部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說。
其實,撤走河埠頭花箱的例子已出現。去年年底,越城區府山街道在八字橋運河的河埠頭設置了花箱,并用水泥澆筑,后又改用仿古青磚澆筑,經過多方討論,今年6月,該街道最終將花箱全部移走,恢復了河埠頭的原有風貌。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