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浙江檢察公益訴訟再亮優異成績單

發布時間:2019-07-23 11:19:50 來源:法制日報 記者 王春 通訊員 童昊霞 史雋

  7月18日下午,浙江省人民檢察院開展了主題為“推進檢察公益訴訟維護公共利益”的公益訴訟兩周年檢察開放日暨與省政協對口協商活動,迎來省政協副主席、黨組副書記孫景淼和多位省政協委員及相關部門代表參加。

  2017年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修改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的決定,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制度實施以來,浙江檢察機關扛起公益訴訟“利器”,依法行使監督權,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全省檢察機關共立案辦理公益訴訟案件10328件,比去年同期上升11.38倍;啟動訴前程序9465件,同比上升13.02倍;提起訴訟382件,同比上升13.15倍,公益訴訟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浙江省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賈宇近日向《法制日報》記者介紹,檢察公益訴訟作為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各類國家治理主體和社會主體共同參與,經過兩年努力,浙江檢察機關圍繞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痛點、難點、堵點,率先出臺公益訴訟重特大案件標準、成立司法鑒定聯合實驗室、出臺《服務保障生態環境賠償制度改革的意見》,通過積極探索創新,著力打造公益保護浙江模式。

  護航綠水青山

  從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到助力“海洋藍”,浙江檢察機關一直把服務“美麗浙江”和大花園建設作為公益訴訟的主要方向,筑牢保護青山綠水堅固屏障。

  今年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舟山市人民檢察院聯合寧波海事法院曝光了一批查獲海龜的視頻,畫面內容觸目驚心。當日,舟山市檢察院就收購、運輸、出售海龜破壞海洋野生動物保護資源的15人向寧波海事法院提起3起民事公益訴訟,請求法院判令15名被告在各自侵權范圍內連帶承擔生態修復賠償金共計657.6萬元、鑒定評估費10025元,并公開賠禮道歉。

  這是迄今為止舟山市檢察機關辦理的涉案人數最多、涉案金額最大的一起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同時,這起案件也是全國首例由檢察機關向海事法院提起的海洋生物資源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盡管15名被告中有些未全程參與海龜販賣,或負責收購、出售,或負責運輸,或進行居間介紹,但他們個人的行為共同造成了海洋生物資源破壞。”舟山市檢察院副檢察長王旭征說。

  除了環境資源外,浙江檢察機關也將食品藥品安全、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國有財產保護以及英雄烈士保護等作為重點公益保護對象。

  據悉,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浙江立案行政公益訴訟案件9800件,占立案總數的94.89%;立案民事公益訴訟案件528件,占5.11%。起訴案件中,民事公益訴訟案件36件,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346件;法院已審結285件,檢察機關的訴訟請求均得到支持。

  執劍為民而戰

  如今,人民群眾對法治、安全、環境等方面的新需求新期待更加突出,浙江檢察機關充分利用公益訴訟,想方設法“為民而戰”。

  浙江檢察機關在全國首先成立公益損害與訴訟違法舉報中心,及時回應人民群眾對公益保護的關切。一年來,全省舉報中心共接收群眾舉報線索14344件,其中公益損害舉報線索7891件,占接收總量的55.01%。舉報中心審查后移送公益損害舉報線索2918件,占移送總量的48.8%。

  通過群眾舉報和線索移送,及時查辦了一批發生在群眾身邊、損害公共利益的案件。嘉興市秀洲區某公司污水直排公益損害舉報案、岱山縣某醫藥公司銷售過期藥品公益損害舉報案等,均取得了很好的監督效果。

  同時,浙江在全面覆蓋五大領域公益保護的基礎上,探索“等外”領域案件辦理,維護更廣泛公共利益。

  寧波市海曙區人民檢察院大膽探索創新,啟動公益訴訟訴前程序,向當地通信管理部門發出整治“騷擾電話”的檢察建議。監管部門和當地運營商代表對檢察建議作出回復,承諾加強預警、監測、識別和攔截,并加強源頭治理,規范商家業務推銷行為。檢察院也向運營商提出進一步落實號碼實名制等改進建議。

  紹興市越城區人民檢察院針對多座古橋文物遭到人為破壞問題,督促文物保護部門依法履職,及時查處破壞文物違法行為,并推動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越城區不可移動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建立了文物保護長效機制。

  “公益訴訟效果如何不能檢察院說了算,要讓人民群眾參與進來。”省檢察院副檢察長高杰說,浙江組織全省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回頭看”專項活動,對辦案質量和效果進行評判總結,積極邀請社會各界、人民群眾參與評價行政機關是否依法履職,是否整改到位,事后是否存在反彈回潮,公益損害問題是否得到真正有效解決等公益訴訟工作成效。

  溫州鹿城、龍灣、樂清等地檢察院建立“引入第三方”公益訴訟效果評價機制,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公益受損地社區代表全程參與“回頭看”活動,實地走訪查看整改情況,召開評估會,檢驗公益保護效果,獲得群眾普遍好評。

  共筑保護合力

  7月11日,浙江嘉善、上海青浦、江蘇吳江三地檢察機關依托蘇州市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快速檢測實驗室和巡回工作站,聯合對太浦河流域跨界污染情況進行現場檢測,發現了公益訴訟線索。這是三地檢察機關首次共同開展公益訴訟線索摸排、勘驗取證和初步調查工作。

  “我們要實現雙贏多贏共贏,形成保護合力。”省檢察院檢委會專職委員傅國云坦言,必須與相關部門形成良性、互動、積極的工作關系,甚至跨行政區域協作,共同推進嚴格執法,才能更好地保護社會公共利益。

  在浙江,包括溫州、義烏等在內的77個市、縣(市、區)黨委、人大、政府均出臺意見支持檢察機關公益訴訟,一個以檢察機關為主、行政機關協同配合、社會組織共同參與的公益保護工作格局已經形成。

  “我們部門的農業農林工作與公益訴訟相關度很大,但是在具體工作中雙方職權不甚清晰,彼此溝通也不夠到位,因此很有必要完善行政機關與司法機關的溝通協調機制,開展雙向培訓,加強業務交流。”省政協委員、農業農村委副主任吳鴻說。

  省政協委員、省律師協會秘書長陳三聯提出,“公益訴訟中,檢察院是主導者,除與法院、行政部門對接,如何引導律協這類擁有專業力量的社會組織加入,對于推進公益訴訟制度的完善和提高公眾知曉度有著重要意義。”

  全省檢察機關在加強與法院、行政機關等部門之間溝通協作的同時,加強檢察機關內部一體化辦案機制,探索跨行政區域檢察公益訴訟協作,還充分發揮社會力量特別是專家學者、資深法官、專職律師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作用,借助“外腦”優化、強化檢察公益訴訟工作。

  此外,全省檢察機關堅持把工作重心放在訴前程序,使絕大部分案件不進入訴訟程序,在訴前階段得以有效解決。一年來,全省檢察機關共辦理行政公益訴前程序案件9046件,占全部訴前程序案件的95.57%,已到回復期的行政訴前程序案件中,行政機關回復整改率達99.25%,彰顯了訴前程序制度設計的價值和作用。

標簽:公益訴訟;檢察機關;公共利益;公益;省政協委員;浙江責任編輯:孫璐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圖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