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下午,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組長黃龍云帶隊到福建省生態環境廳進行走訪問詢調研。這是督察組進駐福建以來的第一場問詢會,福建省生態環境廳會議室籠罩著緊張的氣氛。
“我們能夠形成共識,而問題導向就是省里和督察組的共同選擇。”組長黃龍云在福建省第一場走訪問詢調研會上說道。這句話啟發著參會的地方各級部門相關負責人以不同的視角看待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帶來的壓力和挑戰。
質詢就是“把脈問診”
在聽取了福建省生態環境廳關于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情況以及海洋漁業局生態環境履職情況的匯報后,督察組現場進行了針對性質疑問詢。
督察組工作人員拋出了第一個問題:“國家《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要求,到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比2015年下降15%以上。福建省制定的目標任務是否符合國家要求?”
“從自己的座位走到答詢席,這需要勇氣,體現著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的嚴肅性。”黃龍云看著正起身走向答詢席的福建省生態環境廳大氣處處長說道。
走向答詢席,接受考驗。質詢既有對宏觀層面政策方針的了解,也有對微觀層面落實措施的質疑。
問詢繼續:“針對水質下降或惡化,部分斷面不能滿足國家和省考核要求,省生態環境廳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進行督辦?針對水質不達標斷面,相關地方政府是否按照要求制定了水體達標方案?”
采取質疑問詢的方式了解情況、進行調研,傳導了督察的壓力,更體現著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的權威性。
“我感覺自己比高考還要緊張,這種問詢來不得半點虛假,只有靠平時扎實的工作,才有可能‘答好’問卷。”省生態環境廳廳長付朝陽感觸深刻。
入駐以來,督察組工作人員調閱大量資料,分析判斷問題,捋出問詢關鍵點,找準問題癥結點,這是“把脈”,是全面深入地了解,也為最終解決問題打下堅實的基礎。
黃龍云說:“今天的發問能讓省里的同志緊張,體現督察組的水平;能夠讓相關負責人感到現場回答還有很多需要回去梳理的情況,就是督察組工作人員的能力。”
為解決問題而來,所以要問深問透
督察的問題導向是督察本身的規律使然,責任使然。對于督察組與接受問詢單位而言,問題導向是共識。通過問題導向,不斷解決問題,新發展理念才能夠落到實處,落到具體的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上。
督察使生態環境保護責任不斷壓實,讓工作落到實處。邊督邊改、立行立改、即知即改,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切的問題不斷地被強調、被突出。督察組工作人員說:“我們建議福建對第一輪督察的群眾舉報件進行全面梳理,加大力度整改落實,不要讓問題留到第二輪甚至第三輪。”
據了解,截至7月18日,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共向地方交辦265件信訪舉報件,反映392個環境問題,其中重點案件63件。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的提升來源于身邊環境問題的解決。督察組持續關注群眾信訪舉報處理情況以及地方邊督邊改、立行立改工作進展。
黃龍云指出,只有通過問題導向,找出問題、解決問題、整改問題,福建人民群眾才能對督察工作滿意,才能投督察組合格票。
為解決問題而來,所以才要問深問透。督察組反復強調,地方應自身開展“回頭看”,關注第一輪督察的問題到底有沒有得到解決,解決的情況怎么樣,是否存在敷衍整改、假裝整改。
滿足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求,是督察組奮斗目標,也應該是地方生態環保工作的目標。讓困擾小區居民多年的噪聲消失,讓影響群眾多年的垃圾場臭味不見,讓家門前的黑臭水體變清亮,這是督察組與接受問詢單位共同努力的方向。
督察推動解決了老大難問題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能夠推動解決多年想解決但解決不了的老大難問題。“福州西湖公園治理成功就得益于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過去的臭水湖經過治理變成人們休閑散步的好去處,這展現了國泰民安的和諧場景。”黃龍云用一個生動的例子闡釋了督察工作的權威性,“過去受制于各種條件,下不了決心解決的問題,在壓力推動下,在各方努力下,就能得到解決。”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成為推動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和加強生態環境建設的強大力量。地方各級部門應該抓住督察的機遇,利用好督察的權威性、專業性,找準福建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中存在的問題。同時,在形成共識后,在突出問題導向上,強化找準、找深問題的能力和水平,形成問題事實細化的鏈條,完善問題反映出來的制度缺失。
“接受質疑,堅決抓好問題整改,實事求是、真抓實干,加大對老大難問題的整改力度,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付朝陽對督察組的質詢這樣回應。
新聞鏈接
督察組的“加減法”
本報記者李玲玉報道 “不用準備匯報,我們過來主要是想就一些問題了解一下情況。”中央第八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第三現場督察小組一名成員對企業工作人員說。
不聽匯報,不走過場。第八督察組在進駐中國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伊始就明確,要改進督察方式,切實減少被督察對象的負擔,把《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紀律規定》落到實處。
在半個小時的交流后,督察組成員按計劃兵分兩路,分別到企業生產現場和廠區周邊開展實地核查。“請兩名了解情況的同志分別跟著兩個小組走,路上幫忙介紹情況,其他同志就不必跟著了。”督察組成員明確向企業表示。
隨著督察工作逐步深入,進入重點督察階段,記者注意到,嚴格控制陪同人員人數成為各小組下現場時的常規操作。如果遇到層層陪同的情況,他們會亮明態度,嚴肅拒絕,堅持輕車簡從。
在給被督察對象做“減法”的同時,督察組成員卻在不斷給自己做“加法”。
“5+2”“白+黑”是督察組成員工作的常態,在這樣的強度下,督察工作迅速推進。按工作計劃清單排序,一家企業的現場檢查時間本可以安排在周日。“我們都已經習慣加班加點的工作節奏了,但是盡量不給企業增添太多負擔,讓他們不必為了迎檢而周末加班。”一名督察組成員邊揉太陽穴邊說。為了在周一檢查,督察組成員細心調整工作日程,把一些案頭工作提到了周末。
細節之處見真章。給陪同的同志遞一把傘,向司機師傅道一聲辛苦,點滴之中、細微之處,督察工作在緊張中卻又透著“走心”的人情味兒。“不居高臨下、盛氣凌人、口大氣粗”,督察組曾經許下的承諾,如今扎扎實實在行動中兌現。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