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日前通報了6月全國“12369”環保舉報件辦理情況。統計顯示,1-6月全國“12369環保舉報聯網管理平臺”共接到環保舉報234570件。目前正在開展的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也把群眾信訪舉報作為督察重要內容,著力解決群眾身邊的生態環境問題。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信訪工作事關群眾切身利益,事關社會和諧穩定大局。人民群眾來信來訪和舉報是精準發現生態環境問題線索的“金礦”,為解決生態環境問題、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提供了重要抓手,也為提升環境管理水平、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找到了切入點。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要創新觀念、創新舉措,把群眾環境信訪舉報放在心上、抓在手中,通過做好群眾信訪工作,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維護民利、凝聚民心,以綠水青山筑牢我們黨長期執政的群眾根基。
做好群眾環境信訪工作,是踐行黨的宗旨使命的要求。解決群眾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是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好群眾環境信訪工作,是生態環境部門的職責使命所在,體現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記初心使命,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我們的奮斗目標,把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作為民生優先領域,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所想、所盼、所急,真正把解決信訪投訴問題的過程作為踐行黨的宗旨使命、做好群眾工作的過程。
做好群眾環境信訪工作,是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要求。解決生態環境問題,首先需要發現問題,人民群眾就是生態環境部門發現問題的千里眼和順風耳。群眾環境信訪舉報為生態環境部門提供了查找問題的最好線索,不是越少越好,而是越多越好。每解決一個群眾身邊的生態環境問題,就向生態環境改善目標邁進一步,就贏得人民群眾多一份信任和支持。要緊密圍繞公眾舉報線索開展環境執法監管,對群眾信訪投訴,做到第一時間受理核實、第一時間行動處置,做到“事事有結果、件件有回音”,積小勝為大勝,確保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做好群眾環境信訪工作,是掌握社情民意的有效途徑。群眾環境信訪舉報是社情民意的反映,是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晴雨表”,從中可以看出人民群眾關注的生態環境問題是什么,每個地方的生態環境狀況呈現什么特點。如2018年全國“12369環保舉報聯網管理平臺”共接到公眾舉報71萬余件,其中東中部地區舉報最為集中;從舉報涉及的污染類型來看,大氣污染舉報最多,占54.1%,其次為噪聲和水污染舉報。通過大數據分析研判,能夠更加清晰地知曉當前應該重點抓的是什么問題,著力點在哪里,幫助我們做出精準科學決策,進而出臺有針對性的措施解決問題。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人民群眾每一次的來信來訪,都寄托著對黨和政府的信任與期盼,是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寶貴財富。要切實創新工作方法,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維護群眾環境權益和社會和諧穩定,不斷提升環境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為堅決打好打勝污染防治攻堅戰、建設美麗中國凝聚強大力量。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