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園區污染治理水平,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推動美麗中國建設,國家發改委辦公廳、生態環境部辦公廳近日聯合發布通知,將選擇一批園區(含經濟技術開發區)深入推進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通知提出,通過開展園區第三方治理,引導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建立按效付費、第三方治理、政府監管、社會監督的新機制;創新治理模式,規范處理處置方式,增強處理能力,實現園區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創新政策引導,探索園區污染治理的長效監管機制,促進第三方治理的“市場化、專業化、產業化”,整體提升園區污染治理水平和污染物排放管控水平,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做法和成功經驗。
根據通知,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范圍內的園區推行第三方治理。其中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重點在鋼鐵、冶金、建材、電鍍等園區開展第三方治理,長江經濟帶重點在化工、印染等園區開展第三方治理,粵港澳大灣區重點在電鍍、印染等園區開展第三方治理。
通知提出,按照《財政部 稅務總局 國家發展改革委 生態環境部關于從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公告》,給予符合條件的從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對符合條件的園區和第三方治理企業給予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
通知要求,各地發展改革、生態環境部門要加強對第三方治理工作的指導,會同有關部門積極協調解決推行第三方治理中遇到的困難,不斷深化第三方治理改革。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