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將環境治理“打分權”交給群眾,環境治理的目的就是要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更強的幸福感。近日,嘉興市統計局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生態環境質量公眾滿意度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在認知度、獲得感、滿意度及總分4大項共11個調查指標中,海鹽縣有8個指標位列全市第一,1個指標位列全市第二,2個指標位列全市第三,最終海鹽縣生態環境質量公眾滿意度總得分位列全市第一。
如何打好環境整治攻堅戰,做好治水、治氣、治土三篇文章?如何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宣傳力度,形成全民共治的大環保格局?如何護航全域環境質量好轉,讓人民群眾獲得感普遍提升?這是海鹽全縣上下馳而不息放在心頭的“考題”。
借勢大排查大整治行動
打好碧水藍天凈土戰役
不久前,海鹽縣吹響生態環境問題“千人大排查、百日大整治”攻堅行動“沖鋒號”,一場聲勢浩大、力度空前的環境整治攻堅戰拉開帷幕。全縣三級干部上千人次,向轄區范圍內的固廢、水、氣等生態環境問題“亮劍”,全力以赴打好生態環境治理“翻身仗”。截至目前,全縣累計排查各類環境問題5405個,已整治問題5096個,完成率94.3%,全域環境“顏值”進一步刷新。
兩年前,海鹽面臨“垃圾圍城”困局,隨著海鹽綠能環保項目今年3月投入試運行,困局已破,氣象更新。不僅如此,結合全縣工業固體廢物產生情況及處置能力實際,海鹽縣持續加大對“五廢共治”涉及的多個項目的推進及實施力度,全力推進縣域固廢處置能力匹配化。目前浙江山鷹紙業有限公司脫墨廢物廠內回用項目等已投入正常運行;浙江綠晨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廢礦物油項目完成主體建設,已拿到危廢經營許可證;嘉興凈源循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活性炭項目等已有序開展建設。
88.54分!這是最近全省“五水共治”(河長制)群眾滿意度調查“考卷”中海鹽縣的得分,位列嘉興市第一。近年來,海鹽縣先后開展“清三河”、“剿滅劣Ⅴ類”、“污水零直排區”創建、“美麗河湖”創建等專項行動,兩次獲得浙江省治水最高榮譽“大禹鼎”,今年更是全面開展“污水零直排區”和“美麗河湖”創建,護航全域水質持續向好。1至6月,地表水水質方面,8個市控及以上斷面中,Ⅲ類及以上水質斷面6個,占75%;南北湖繼續保持Ⅱ類水狀態;千畝蕩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既要碧水長流,也要藍天常在。今年,海鹽縣繼續推進望海新區、澉浦六里工業集聚區等重點區域重點行業大氣污染整治,明確《海鹽縣工業廢氣污染治理2019—2020年攻堅方案》,全面召開工業廢氣污染治理動員會,分行業對企業進行技術輔導。1至6月,海鹽縣城市空氣優良率為91.7%,位列全市第一,PM2.5平均濃度為30微克每立方米,優于去年同期水平,成為全市唯一一個空氣質量綜合指標達到國家城市空氣質量二級標準的地區。
部門、群眾、企業齊參與
多方共治形成大環保格局
七月的雨天,年過六旬的百步鎮超同村河長李榮根穿著套靴、打著傘來到長壽橋港開展巡河工作,1700米長的長壽橋港往北直通海鹽千畝蕩飲用水源地,老李緊盯河面有沒有漂浮垃圾、入河口有沒有污水亂排等問題,花了近一個小時才巡查了一遍。巡河多年,長壽橋港的水質已穩定在Ⅲ類水。海鹽各級河長共有826名,其中不乏像老李這樣的民間河長,治水已成全民共識。超同村村民俞美英說:“以前的河道總是漂滿垃圾,政府開展‘五水共治’后,河道干凈了,像老李這樣負責任的河長付出了很多辛勞。現在我們家家戶戶都開展垃圾分類工作,村里還搞起了‘美麗鄉村’建設,農村環境也越來越美了。”
今年4月8日,海鹽縣第五年發布環境狀況白皮書,向公眾全方位展示過去一年海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成績。與會市民代表許社良是一名攝影愛好者,用鏡頭記錄了海鹽十多年的變化,他頗為感慨地說:“《白皮書》這種形式非常好,圖文并茂,數據科學,讓我們進一步了解到海鹽環境狀況實實在在的變化。如今的海鹽,天更藍了、水更清了、山更綠了,城市很整潔,美麗鄉村遍地開花。”
猛藥去疴,刮骨療毒。前期,位于通元鎮的海鹽豪杰塑業股份有限公司被聯合執法組查到存在廢氣污染嚴重等多種問題,該公司總經理宋良明帶領員工連續二十多天“兩班倒”參與、總共投入300萬多元攻堅整改,最終通過聯合復查驗收組驗收,得以恢復生產。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家認識到生態環境保護之于企業長遠發展的重要性,繃緊了生態環保這根弦。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永遠沒有‘休止符’,只有‘進行曲’。我們將一如既往不忘環保初心、牢記綠色使命,努力做好新時代的生態環保答卷人,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為高水平建設‘三優海鹽’作出新的貢獻。”海鹽縣有關負責人說。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