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進去的是發臭的廚余垃圾,另一頭出來的是可供農戶直接使用的生物有機肥,昨天,記者在嵊州市三界鎮長橋村廢棄物資源化處理中心看到了這神奇的一幕。“通過智能有機質垃圾處理設備,真正實現了廚余垃圾就地‘變廢為寶’。”三界鎮有關負責人說。
去年8月,三界鎮投資220萬元,在轄區內的長橋片、蔣鎮片、友誼片三處設立廢棄物資源化處理中心,對鎮內學校、醫院、餐飲店的廚余垃圾統一回收,然后運到廢棄物資源化處理中心。把廚余垃圾投放到智能有機質垃圾處理設備中,經過分揀、粉碎、脫水、壓縮、油脂分離提取、生化等一系列工序,最后制成黑褐色的粉末,作為有機肥或土壤改良劑使用。
“這個智能有機質垃圾處理設備能就地處理和消納蔬菜、水果、剩飯等廚余垃圾,實現有機質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讓廚余垃圾變成了有機肥料,真正實現了高效、無污染降解。”三界鎮社會事務服務管理辦主任黃茜妍介紹,一臺智能有機垃圾處理設備每天能處理500公斤的廚余垃圾,最多生成50公斤有機肥料。自設備運行以來,已服務集鎮1萬余戶家庭和各類公共場所。到目前,三個處理中心已處理廚余垃圾93.3萬余公斤,肥料產量達3.3萬余公斤。
在攪碎垃圾的過程中,記者發現工作人員還會進行第二次分揀,避免其他垃圾進入機器,保證肥料質量,杜絕其他污染。
“這里產的有機肥是經過專業機構檢測的,可用于村里的園林施肥、村民的農作物施肥等,已經小范圍地開始試驗,有需要的村民也可以自行來這邊提取。”黃茜妍表示,下一步,三界鎮還將收運全鎮的廚余垃圾,逐步實現全鎮廚余垃圾“變廢為寶”。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