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7月,連續的陰雨天氣讓市民大呼吃不消,還有市民調侃現在是拼內衣褲庫存量的時候了。確實,“暴力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不少變化,有人因房子漏水導致休息不好,有人因為雨天打不上車,有人宅在家里不愿外出……
近日來,記者采訪發現,這場連續上演多日的“流浪太陽”大戲,除了引發市民在社交圈吐槽的同時,也催生了一系列“雨天經濟”。
雨季補漏有商機
日入一兩千沒問題
近日碰上陰雨天氣,街面也顯得有些冷清。但來自河南的小孫卻偏偏隨“雨”而動。這段時間,他天天駕駛著自己的小貨車,在城區的大街小巷四處溜達。原來這段時間的連陰雨,給專門為樓房補漏的小孫招徠了更多生意。
“只有到了下雨天,人們才能想到補漏人,一般情況,誰愿意搭理我們呢!”小孫告訴記者,天氣晴朗的時候,樓房補漏根本沒生意,為了賺錢只能開貨拉拉,但因為車子小的限制,很多大活都接不了。這段時間梅雨天氣,找補漏的市民一下子多了起來,“生意好的時候根本忙不過來,一天下來能接好幾單,賺個一兩千也是有的。”
同樣忙碌的還有躍龍街道的陳師傅。陳師傅50歲左右,有近20年的補漏經驗。“每到落雨,真當忙!這段時間陰雨綿綿,每天我都能接到五六個電話,城區、鄉下都有。”他告訴記者,不少熟人也讓他過去看看自家的房子,老房子最容易漏雨了,一些質量不好的新房子也會存在漏雨問題,一到下雨天就開始“滴滴答答”,覺都睡不好。
生意忙碌起來,訂單量多起來,房屋補漏價格會不會上漲呢?面對記者的疑問,陳師傅表示這倒不會,做生意講的是信譽,更何況補漏做的是熟人生意。口碑好,大家就會想到你,“就算漏得最嚴重的,做完整個工程也就400元,不會漲價。”
雨天出租車需求大
一下午營收能頂兩天
陰雨天氣給市民出行帶來不小的麻煩,但同時也讓出租車的生意火爆起來。
“下雨天一遇到緊急事情,打車成出行難題了。”在西子國際逛街的劉女士表示,雖然滴滴車很方便,但是等待時間太長了,下雨天有時候要等個七八分鐘。街上的出租車響應比較快,一到外面基本能遇到,頂多兩三分鐘就能坐上車了。加上的哥開車有經驗,也更放心些。
“我早上8點開始忙到現在,一直都在接客,幾乎沒空著車。”的哥黃師傅告訴記者,這種狀況持續了將近一個月,“下雨天太難打車了,乘客都會同意拼車。在路上看到有人站著等車,向車中乘客征詢一聲,就拼上車了。”
黃師傅告訴記者,天氣好的時候,乘坐出租車的人少,他們也就掙個油錢。但這段時間生意比較好,像今天一下午的收入,頂得上平時兩天的收入。“現在跑出租也得靠天吃飯,這段時間要鉚足了勁,多賺點錢!” 黃師傅笑著告訴記者。
雨天外賣增加四成
一月多賺兩千元
最近雨水多了,催生了懶人經濟,讓外賣行業變得格外火熱。
“餓了么”APP寧海地區主管運營的鄭經理深有感觸。他告訴記者,雨天和晴天的單量差距會在2000單左右。這段時間,每個外賣員每天的接單量達到50單以上,有些甚至達到了八九十單,每個月能給外賣員多增加2000元左右的收入。“雨天對于我們來說有喜有憂啊。喜的是外賣訂單比平時增加了四成,收入也隨之提升;憂的是雨天路滑,不好走,要加倍小心才行,在配送時間上要比平時更久,不過好在大多數顧客都能理解,有時候還會對外賣員說辛苦了,這也比較暖心。”
“最近老是濕噠噠的,出門吃飯不方便,再說現在外賣APP上促銷活動也很多,不比店里吃貴多少。”家住華庭家園的張小姐,最近都沒有出門覓食,已經接連多天依靠外賣解決了晚餐,從麻辣燙、煲仔飯到奶茶,每天換著花樣點,吃得不亦樂乎。“唯一的缺點就是送餐時間比平時延長了幾分鐘。”不過她表示,雨天路不好走,再加上點外賣的人也多了,送餐時間長點也可以理解。
在華庭家園的某肉夾饃店,老板小徐告訴記者,這段時間一直下雨,來店鋪的顧客少了,而外賣業務量激增,較平常上漲了30%左右。“到了就餐的高峰期,店里基本上沒什么人,連店里服務員也變成了送餐小哥,出門去了。”小徐笑著告訴記者。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