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黨建引領、源頭減量、提質增效、推進立法……

嘉興市各地多措并舉推進垃圾分類

發布時間:2019-07-15 06:57:21 來源:嘉興日報 ?記者 張萌 通訊員 袁英 許春萍

  最近,垃圾分類成為熱門詞匯。從上海開始到全國46個城市試點,實施垃圾分類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事實上,對于嘉興市民而言,開展垃圾分類工作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2017年,嘉興便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并制定了嘉興生活垃圾分類標準和執行的各項細則。  

  垃圾分類的目的,主要是減輕垃圾處理的壓力,便于將部分垃圾回收利用,同時能夠減少有害垃圾的污染,從而保護環境。因此,在垃圾分類工作中如何推進源頭減量,如何提高居民的知曉率、參與率、準確率尤為關鍵。為此,記者專門走訪了海鹽、海寧、市分類辦等,看看我市如何推進垃圾分類。

  “紅色領航”  

  引領“綠色”生活  

  走進海鹽縣武原街道百可社區百可世家,小區內道路整潔,“四分類”垃圾桶全部“上崗”。  

  “我們百可社區共有住戶7400多戶,人口達到20000多人,垃圾分類宣傳工作主要依靠居住在轄區內的黨員干部來開展。”武原街道百可社區黨委書記沈宏峰說道。  據了解,去年10月份以來,該街道將轄區科學劃分4個城市管理責任片區、12個網格和85個微網格,街道全體黨員干部按各自職責權限分別認領責任區,全面承擔責任區內各項具體事務,建立起了片長、網格長、網格員三級服務網。  

  與此同時,明確網格員工作職責,將開展城區小區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勸導工作,實現垃圾分類勸導員、督導員、志愿者三支隊伍100%樓道全覆蓋,將知曉率、分類率、投放正確率等內容納入工作及考核內容。  

  今年初以來,武原街道結合海鹽縣公職人員進社區工作, 

  1.2萬名公職人員積極認領紅色樓道長崗位,每名紅色樓道長聯系5至15戶居民,實現每個樓道都由專人常態化負責管理。截至目前,街道已經召開紅色樓道長培訓會22次,紅色樓道長入戶走訪30112次,政策宣傳27101人次,面對面把垃圾分類知識送進居民家中。  

  “樓道長認領采取就近原則,不僅情況清、底細明,而且通過熟人關系能夠更好地開展宣傳工作,也更好地激發出樓道長責任意識。”武原街道黨委委員祝旭虹說。  在海鹽縣于城鎮何家村,該村依靠黨群中心戶將垃圾分類工作做得有聲有色。何家村自2016年起探索“黨群中心戶全覆蓋”工作機制,在全村530戶農戶中設立80個黨群中心戶。  

  “每天早上上班前,黨群中心戶就會到村民家中檢查垃圾分類情況,分得好就貼上一顆星。”何家村黨總支書記董云升指著垃圾四分類評比公示牌向記者介紹道。通過這個公示牌,能清晰了解到這戶村民的黨群聯系人員,每天、每個月的分類情況。如今,垃圾分類已經成為何家村村民生活中的自覺習慣。   

  推進源頭減量  

  垃圾分類提質增效  

  “為進一步促進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從7月15日起,全市各單位全面取消使用一次性紙杯,倡議自備茶杯環保辦公。”這兩天,一條倡議取消辦公一次性紙杯的H5刷爆了海寧市民的朋友圈。  

  倡議取消一次性紙杯的使用,其目的是進一步促進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倡導綠色環保生活理念。據了解,2017年海寧全市垃圾收集量387614.56噸,2018年收集量為326971.19噸。開展垃圾分類后,海寧市減量成效初顯。  

  然而要處理32萬噸垃圾,形勢依然嚴峻。“所以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活動來盡量減少垃圾產生,踐行環保生活理念。”海寧市分類辦相關負責人說。  目前全市9個源頭減量試點小區全部完成,形成了三種不同模式。一是廚余垃圾“不出戶”;二是不出小區;三是分散收集集中處置方式,減量率達到了70%以上。垃圾總減量率達到30%以上,其中第二種模式正在市本級推廣使用。全市已有限制使用塑料袋,推廣使用菜籃子、布袋子的超市10家、農貿市場10家,限制使用一次性消費用品的星級賓館(酒店)19家。  

  除了源頭減量,如何推動垃圾分類工作提質增效,各地也動足了腦筋。為解決垃圾分類“最后一米”的問題,南湖區創新做法,由小區物業、社區工作人員一起上門發放標注幢、室號的不干膠標簽,要求居民在投放垃圾時將標簽貼在垃圾袋上,督導員可以在檢查的時候,有針對性地了解大家的分類情況,便于后續跟進宣傳和引導。  

  海鹽縣正在積極開發垃圾分類信息平臺,今后通過這個平臺就能對居民、企事業單位分類情況一目了然。據海鹽縣綜合行政執法局黨委委員馬軍介紹,首先上門對居民基本信息進行采集,采集后的信息制作成二維碼,再將二維碼發放到居民手中。  

  “我們利用手機APP對張貼在垃圾上的二維碼進行識別,檢查時如果發現分類正確就給予積分獎勵,分類情況不佳就拍照上傳,并督促其進行正確分類。”馬軍說:“這樣一來,我們用系統進行統計,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通過大數據分析,可以對今后分類工作進行指導。”目前,這套信息系統已經在海鹽縣綜合行政執法局率先試運行,等系統運行成熟后在全縣推廣。    

  推行立法  

  對亂投放行為說“不”  

  記者從市分類辦了解到,截至6月底,全市分類收集覆蓋面達70%,市本級分類收集覆蓋面達86%,全市2628個住宅小區中已開展分類的小區有1934個。全市已建成省級高標準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小區13個,建成省級“定時定點”投放清運試點商業街29條,建成省級“定時定點”投放清運試點小區20個,累計建設分揀(交易)中心14個,有省級分類示范片區17個。  

  另外,從今年起,我市在“三分類”的基礎上升級為“四分類”,開展了整建制街道(鎮)分類示范片區創建工作,全域范圍居民小區實行生活垃圾“四分類”。面對來之不易的成績,針對亂分類,亂投放行為會有處罰嗎?“其實浙江省早就出臺過文件,對不分類或者分類不準確的市民和單位進行處罰。但我們考慮到垃圾分類的習慣要逐漸養成,所以嘉興目前以鼓勵倡導為主,但并不是說不處罰。”市分類辦常務副主任吳秀泉表示。  

  根據《浙江省餐廚垃圾管理辦法》、《浙江省城鎮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對于已建成的住宅小區、商業和辦公區域,應當逐步落實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運輸設施。單位和個人未分類投放生活垃圾的,由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對個人處200元以下罰款,對單位處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事實上,海鹽、平湖、海寧都已經開出過罰單。今年4月17日,海寧市綜合行政執法局開出了首張罰單,對海寧鴻翔科大置業有限公司垃圾混投行為進行了1200元的行政處罰。今年1月份,平湖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對某水果店未將生活垃圾分類進行了200元的行政處罰。  

  針對生活垃圾分類,嘉興會像上海一樣進行地方立法嗎?吳秀泉告訴記者:“嘉興力爭今年10月完成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目前已經重啟立法程序,爭取在全覆蓋的同時完成立法。” 

標簽:垃圾分類;分類;生活垃圾;嘉興;樓道;工作;海鹽縣;垃圾;試點;網格責任編輯:陳秋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圖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