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制約越城區空氣質量的主要因素仍是PM2.5,但從PM2.5來源來看,揚塵、柴油貨車等本地累積問題比重占到70%左右,只要主動作為,越城區空氣質量必定能好轉。”近日,省生態環境廳到越城區開展空氣質量達標進位三服務調研活動,充分肯定了越城區大氣污染防治取得的階段性成效。
藍天白云下的迪蕩新城。記者 何 雯 攝
為落實市委市政府“全民總動員、打好翻身仗”在全市范圍內強力推進空氣質量達標進位專項行動工作要求,今年4月,越城區就空氣質量達標進位專項行動作出專題部署,并出臺《越城區空氣質量達標進位專項行動方案》,要求在全區范圍內全面實施空氣質量達標進位八大專項攻堅行動,提出今年要實現全區PM2.5年平均濃度達到35μg/m3及以下(其中的國控點力爭35μg/m3及以下),確保排名進位。
錨定目標后,還需通過開展部門聯動、明確治理重點、建立考核機制等多項舉措,確保專項行動落到實處。5月中旬,越城區專門從區生態環境分局、區督考辦、區公安分局、區建交局等部門抽調13名專職人員,成立打贏藍天保衛戰領導小組治氣專班,實行集中辦公,牽頭抓好全區空氣質量達標進位工作。
針對重點難點,越城區緊盯工業廢氣、揚塵和尾氣等領域強勢攻堅。區生態環境分局部署開展工業園區整治、揮發性有機物深度治理、鍋(窯)爐改造、“散亂污”整治等工作;區建交局開展工地揚塵整治,要求在施工過程中做到工地現場100%圍擋、工地砂土100%覆蓋等“7個100%”……全區治氣戰役的鼓點越擂越急。
“各項重點任務的突破,離不開細化責任、精準治理。”區藍天辦有關負責人說,此前已組織相關部門和鎮街,對6個國控及省控站點周邊污染源、污染物進行了地毯式排查,做到了“底數清、情況明”。在此基礎上,細化制訂了6個國控及省控站點周邊3公里區域環境治理“一站一策”方案,使整治更具針對性。
在抓好科學防治的同時,越城區立足長效常態,切實加大環境監管力度。區藍天辦下設督查科,分網格對16個鎮街開展日常巡查檢查,同時聯合區生態環境分局和區督考辦開展聯合督查。截至6月底,區級層面已開展專項巡查檢查14次,下發督查通報11期;區藍天辦共下發問題交辦單41期,涉及139個工地(現場)。目前,檢查發現的問題已得到有效解決。
在建立考核制度方面,越城區突出實績導向,既考核空氣質量,也考核工作完成情況。每日發布各鎮街PM2.5時均數據,每周對各國控、省控站點和各鎮街PM2.5濃度進行排名通報,每月發布月報表,對連續三周排名最后一位的鎮街下發督查提醒函,并將考核結果作為各鎮街年度崗位責任制考核的重要依據。
“為提高監測預警的準確度,我們聘請了真氣網PM2.5工作小組作為第三方專業機構參與我區空氣質量治理專項工作,為我們提供專業數據分析與技術支持。”區藍天辦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引進技術團隊,加強預警研判分析,實現了突發大氣污染情況的快速預警、快速處置。
接下來,越城區將繼續推進重點區域管控、工業廢氣治理等八大專項行動,綜合施策、精準施治,合力打贏藍天保衛戰,確保空氣質量達標進位,為助推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生態保障。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